古人云:“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译理可以养心。”一部好的书或一篇好的文章,就如人世间的一盏明灯,照耀着人们的心灵。于永正老师的《给教师的20条建议》就宛如一盏明灯,时时照彻着我的心。每次读,我都是慢慢地品读,细细地揣摩,不时地为文章中的哲理般的智慧言语所陶醉,所折服,令我情感交触,如沐春风。难怪有人说,读好的文章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洗礼,灵魂得到浸润。这样看来此话一点不假。我每读一次,感觉都是新的,读后,眼前总是为之一亮,精神总是为之一振,并且我亦为自己的浅薄感到不安,为曾经在教学上的迷茫而感到懊悔。每每想起此事,我就心虚汗颜!今天我又怀着对于老师的崇敬、虔诚和向往再次捧读他的文章,我仿佛推开了一扇窗子,眼前顿时豁然开朗,同时我亦如悟禅机。
于老师说:“惩罚尽量少用,千万不要体罚,切记。宁可让教育失败一次,也不要因体罚造成更大的失败。这种失败是无法挽回的。”是啊,句句似金,字字珠玑。这不得不使我佩服于老师育人的高明之处,于老师的这番话就折射出了:宽容是一种教育力量的哲理。
说起宽容,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然见到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一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禅师的脊背跳进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现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添一件衣服。
说到这,我们可以想象到:当听到老禅师这番话后,他的弟子心情如何?在这种宽容的教育中,弟子不是因为他的错误受到惩罚,而是深深地被教育了。
有时我也扪心自问:对差生少一份惩罚,多一份关爱;少一份责备,多一份宽容,不是很好吗?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不如此呢?当今我们教育还是难走出应试教育的泥潭,评估一个教师的业绩用的还是语文数学的分数。成绩差的学生,在班级里自然就遭到了不平等的待遇,看看他们,竟然满脸堆着沮丧和漠然,有的孩子怪可怜的,他觉得自己的学习不好低人一等,就被安排坐在教室的角落里;甚至有的孩子在教师的责备中,眼眶蓄满了泪水。从他们哀怨的目光中,我读懂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愤怒与无奈。
为什么我们的教育要把分数看得那么重呢?教育逼教师,教师逼学生,于是学习就成了某些孩子的苦恼。学习差,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等于宣判了他们在班级中的地位,这就意味着从低年级开始就带着这个耻辱的烙印要一直走下去。一个本来活泼烂漫、充满希望的孩子就这样日渐消沉,试想,还有什么比这更悲哀的呢?
记得有位教育家这样说过:“教育的成功并不在于教出了多少出类拔萃的人才,而在于是否为学生点亮了一盏心灯;教育的魅力不在于你写出了多少教育新论,而在于你是否对学生采取了因人而异的理解与宽容。”当然,宽容学生不是放纵学生成绩不管,更不是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管不问。宽容学生是说在掌握了学生成长规律和懂得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过失不太加以声讨,不苛责学生,以一颗平常之心来看待学生的不足和过失。人非圣贤,谁能无过?何况一个小学生呢?学生不是完人,过失、成绩差应该也是他们的一种权利,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现象。我们的教育,又何必苦苦苛求呢?我们也应该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是不能期望过高的,其实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过程;是一个宽容、忍让、理解的过程;是一个迷茫、渐悟、清晰的过程,这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时因没有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动辄就责怪、奚落、挖苦,甚至是体罚学生,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的教育应该宽容理解他们的不足,才能让他们展翅高飞,否则只会变得悲凉和苍白,甚至真的会被逼得无路可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我们的教育,宽容孩子们吧!帮助孩子们成长,靠的不是力气,而是发自内心的宽容。这样,何愁学生生命中的每一个灯盏不会点亮?又何愁学生情感世界中的每一扇窗子,不会叩开?还是让我们记住:宽容是一种教育力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