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去年10月,我就开始读周国平先生的《生命的品质》。心有所感,写下本题目也已有好长时间了,但几经往复终未成文。总担心感悟太过浅薄,不能正确表述题目的本义。这样一放就是半年过去了,其间,许是受周国平先生文字的影响,我时常与朋友谈起生命和人生,也在自己的博客中,写与生命有关的命题,每每至此,他的那些思想精粹就会在脑海中闪现,让我从平凡的人生中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更多了对于生命的敬畏。
《生命的品质》是周国平先生2007年至2009年所写文字的结集。作为一本散文集,我喜欢他文字中透射的思想光芒,能给读者一种鼓舞的力量。我们知道,万物皆有生命。《现代汉语词典》对“生命”的释义是:生物所具有的活动能力,是蛋白质存在的一种形式。而生命力则是指事物具有的生存、发展的能力。由此可知,一个人要对自己的生命有所认识,必须首先了解生命的内在意义。
周先生在序中说:“生命,原本是单纯的。可是人却活得越来越复杂了。许多时候,我们不是作为生命在活,而是作为欲望、野心、身份、称谓在活,不是为了生命在活,而是为了财富、权力、地位、名声在活。”以致有些人“不去听也听不见生命本身的声音了。”那是因为在人生的角逐中,有人往往只注重了个人的生存、发展,而忽视了对生命本身的尊重,他们并不知道原本单纯的生命还有着内在的生命。作者从残疾人群体,看到了“内在生命的伟大”。他告诉我们,世上没有绝对健全的人。有形的残缺仅是残疾的一种,在一定意义上,人人皆患有无形的残疾,只是许多人对此已经适应和麻木而已。在西方,从盲诗人荷马,到双耳失聪的大音乐家贝多芬……在中国,从受了腐刑的司马迁,受了膑刑的孙膑,到瞎子阿炳……还有很多人,“他们的肉体诚然缺损了,但他们的生命也缺损了吗?当然不,与许多肉体没有缺损的人相比,他们拥有的是多么完整而健康的生命。”也就是说,“一个人无论躯体这样残缺,仍然可以使自己的内在生命保持完好无损。”在本体世界,我们是自己内在生命的主人,不管外在遭遇如何,都能够以尊严的方式活着。作者进而说明,残疾提供了一个机会,使人比较容易觉悟到外在生命的不可靠,从而更加关注内在生命,致力于灵魂的锻炼和精神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说,残奥会证明了残疾人仍然拥有完整的内在生命,在生命本质的意义上,残疾人并不残疾。人的内在生命更伟大。
在为艺术家王川《破晓,醒来!》一书所作的序中,作者则向我们展示了这位病中的艺术家对生命的态度。周先生写道:“王川的淡泊名利,在美术界有口皆碑,而死亡这位导师的教导使他更加看清了名利的无价值,更加坚定了生命的精神性目标。”“他始终在做着同一件事,就是他常说的‘转化内在’,从而让生命充满内在意义。”王川深切感到,对生命的正确思考和深度体验是实实在在的、最高级的、不可估量的东西,拥有了这个东西,就是“身在黄金岛,何须寻凡石”,不必在乎世俗生活中的得失了。他还如是说:“精神与世界不曾分离,天空与大地、生命是一个整体。”而“消融于生命自身之中的生命,乃是无限丰盈的自足。”读文至此,我深深感到:惟内在的生命,才能使人变得更加强大!
细读作者的每一篇文章,我都会随作者去思考,去感悟。我以为,内在生命,体现的是生命的品质,要活出生命的品质,就是要体现内在生命的价值。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活出生命的品质呢?
首先,要以快乐的心对待生命。周国平先生在《经济危机下的生命凡思》中告诉我们,人生的幸福在于两大快乐,一是生命的快乐,例如健康、亲情、与自然的交融,这是生命本身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快乐。另一是精神的快乐,包括智性、情感和信仰的快乐,这是人的高级属性得到满足的快乐。最近,时常游走于网上,在和熟悉的朋友聊天时,也常常感叹生活,对生活的不如意多有抱怨,对人生的价值多有迷惘,毕竟我们只是普通之人,没有大理想,也无高目标,能过好每一天就是幸福。但身在世俗,难免会遇到烦心事。每每如此,有的人就没有了方向,陷入到烦恼中不能自拔。如我同事中有人就认为,那些被提拔的、收入多的,未必就都是优秀的,可凭什么好处都是他们占先了,心里难免不平衡。有一位远方的同行,是一名银行大堂经理,非常优秀,不仅业绩做得好,而且在写作上还有一套,勤奋起来每月可以写十几篇稿件。于是,单位领导就经常安排她做本岗位之外的事,如办企业文化报纸、设计文化墙等等,而大多时候她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做在。这样,因要构思、设计,很花费时间,她经历还是分不过来,在营销业绩上就不如人。待结绩效时,因产品业绩少,便影响到本人收入,而单位能够给她的,如参加文化建设的部分也只是一种象征性的补偿,总体绩效收入就比其他月份少得多。作为一般员工收入本来不高,现在绩效还少了,难免想不通。她想,我事没少做,操了那么多心,人也累,最后结果却是这样,亏的就大了。心里不痛快,有话无处说,就找到我倾诉。起先我也不知该怎么劝说朋友,聊着聊着,我想了想就劝朋友说,一个人对有些事还是不必太在意的好。凡事想不通时,就换个角度来看,那样你就会觉得天还是蓝的,心宽了,自然就少了烦恼。她听了我的话,仔细琢磨,觉得有道理。我又进一步给她讲,是的,在这个月的绩效分配上,你确实吃亏了,但领导的绩效分配不是针对你一人的。首先抽你做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事,那是你有这个能力,对你是信任的。而你为文化建设付出了,留下了你的文字,会给别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并且还能传下去,这是其他人不能比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你有过人之处,比别人更优秀。而且以后需要时,领导还会用你。如果你没有这样的特长,也许你就只能每天都坚守在你的大堂经理岗位上,腿都会站得发麻,相比之下谁更值得?听了我一席话,朋友释然了,心情也好多了,连连说我是她的精神支柱。其实,这都是些浅显的道理,只是我在她之前能够悟出来而已。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工作和生活,我们的生命中就多了一份快乐。
其次,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生命。保尔。柯察金曾经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因而我们要好好活着。那么,怎样活着才好?从书中,我感受到,一是要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其实是铭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着名箴言。周国平先生认为,对这句箴言可以有三种理解:第一,人要有自知之明。这应是箴言的本意,传达了神对人的要求,就是人应该知道自己的限度。因为人类最困难的事就是“认识你自己。”当年看到这句箴言的人只有苏格拉底领会了箴言的真谛,他认识自己的结果是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为此,受到了德尔斐神谕的最高赞扬,被称作是希腊最智慧的人。第二,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世界的秘密,因此都可以通过认识自己来认识世界。第三,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应该认识自己独特的禀赋和价值,从而自我实现,真正成为自己。二是要做自己的朋友。周国平先生这样告诫我们,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朋友。所有朋友中,不能缺了最重要的一个,那就是自己。而一个人是否自己的朋友,测试的标准就是能否独处,独处是否感到充实。他指出,有的人不爱自己,一味自怨,仿佛自己的仇人。有的人爱自己而没有理性,一味自恋,俨然自己的情人。所以,他认为,成为自己的朋友,这是人生很高的成就。而如此伟大的成就却是每一个无缘攻城治国的普通人都有希望达到的。聆听到大师和学者精辟的论述,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知道自己应该怎样活着了吧!
再次,要把心静下来做好自己。现实社会,特别是在商品经济环境下,人心难免浮躁。浮躁的原因很多,但终归因了各种利益关系,使社会变得复杂起来。周国平先生曾在广西资源县工作了八年半,那是一段寂寞而珍贵的岁月。人到了一定年岁,总是比较怀旧,我也开始有了这样的感觉,所以,很理解先生在当时环境下的那种历练。有学生问他,资源岁月对他后来人生道路有什么影响。他的回答是:最重要的是使我有了一种定力,不管环境如何,都坚持不懈地去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即使在处境恶劣时,都不要止步,要坚持自己的精神追求,牢固地确立一种做人的原则,看重内在的精神性成就远超过外在的社会性成功。我的理解,就是把心静下来,耐得住寂寞,才能做好自己。他的经历,对那些刚步入社会的青年来说应该有着积极的意义。在纷繁的社会现实中,人们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如何把持自己,让生命具有内在的意义,周国平先生反复告诫我们,人最宝贵的东西有两样,一是生命,二是灵魂。人生最美好的享受也是两样,一是生命的祥和,二是灵魂的安宁。因此,“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这就要求我们“保持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的生活”;“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生活”。而把心静下来做好自己,才是生命品质的基本要求。他还特别强调:“平凡生活体现了生命的自然品质,内在生活体现了生命的精神品质,把这两种生活过好了,生命的品质就是好的。”
当然,对于生命的感悟,远远不止这些。作为学者的周国平先生带给我们的是哲思,是慧语,需要我们去品味,去领悟。从他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生命之河的流淌,看到了生命内核的绽放。透过生命的本质,灵魂才能敞亮。单纯的生命,可以让人活得简单;不同的价值观却可照见不同的人生。人只要好好活着,就能活出生命的品质。让我们为每一个生命祈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