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车到了墓地,一行十多人来为姥姥扫墓,进入了大门,看见身边的一个个墓碑,“别有一般滋味上心头”。 逝者们每日便在这片属于他们的墓地中安息着,日复一日地相互守望着。想必,在这种环境中,生前的一切情绪都会淡化——喜怒哀乐,终将化去,最终只会剩下如水般平静。 忽想起闻一多在《也许》中写到的“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也许你听这般音乐,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对呀,长眠于泥土中,逝者们便可脱离了人世间的喧嚣,脱离了人世间的丑恶,脱离了病魔的侵扰,为人时的种种灾难,……来到了这片堪称乐土的世界安息,不也是乐事一桩? 而后人呢?后人为何还要祭奠他们,打破这里的静谧氛围? 为何不让他们“轻轻的来,轻轻的走,不带一丝的尘埃?” 后人为了满足心底的思念,而去祭奠烧纸,有意义吗? 人已逝,区区的纸钱真的有用吗? 难道我们真的那样天真,相信有阴曹地府,有灵魂的存在?就算有,那逝者已饮了孟婆汤,过了奈何桥,远逝的身影我们已是企望不着。她又怎会收到我们人世间寄去的纸钱? 其实,我们都很清醒,可为何我们不肯面对现实,流着眼泪,一次次面对那些冰冷的墓碑?来认清现实的残酷? 我们明明可以将逝者珍藏在心的一隅,相信他们并没有故去,他们活在我们的心间,在分享我们的一切! 我只有在心底默念: 姥姥,一路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