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说,“冷风,再给汶川大地震写点东西吧!”我没有拒绝,对于这次巨大的灾难,我们所有的人,都是有求必应。实际的情况是,在这之前,我已写了十几篇足够煽情的诗歌与小短文,几乎把我这一年以来的情都给煽了出来,似乎不把你的泪水给整出来,就誓不罢休。近期网络上的文章趋势,都有这样的发展。连所有的广告商都在打汶川大地震这张“地震牌”,虽然这很不道德,但同样营造了一种挥之不去的哀痛,一句“格力空调与灾区人们共渡难关”就能勾起人们无数的感伤。 早上挤公交车时,那种肃穆的状态,安静到异常,配上车厢内移动电视里主持人悲沉播报汶川大地震现状的新闻,不由得你不黯然伤神。昨日,我亲见两个在公交车上大声接电话的人,遭到一车人的声讨,一个年轻乘客甚至把报纸摔到了他们身上,两位接电话的人灰溜溜地赶忙挂了手机,以免影响大家看新闻,激起众怒。在这一过程中,司机和乘务员表情沉重,一直沉默着。 办公室从12日下午就开始压抑了,工作整个停滞了,人们都在上网关注着汶川大地震的页面,紧紧盯着各大门户网站的最新报道。谈论的唯一话题变成了汶川大地震。人们纷纷变得敏感和多疑起来,一位捐款数额小于50的员工受到了众人的一致声讨,个别员工甚至骂他到声嘶力竭的程度。可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个员工月收入只有一千二,30元的数额已是他房租、饭钱等生活开支后的最大剩余了。 特别是媒体,本是一个理性而客观的事物,适当的煽情能够点燃人们的爱国激情,但过度甚而持久的煽情,却会让人们的生活陷入一种莫明的烦躁,看着主持人“动容”的样子,我们没法不跟着悲歌,全民同哀。沉痛的悲哀过后,我们更需要振作起来,而不是一直把生活笼罩在这种阴云之下。现在的情况是:很多人们都重新站立起来了,可我们的媒体,却还在哪里默默地哀伤。该沉痛的时候,我们的媒体沉痛了;该振作的时候,我们的媒体还沉浸在沉痛中,不能自拔。 逝者安息,生者平安。当前,汶川大地震已正式由搜救为主转入到灾后重建的关键阶段。重点问题是人们,特别是遭受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害的人们,需要鼓起勇气来,全身心投入到重建家园中去。现在,我们得开始擦干泪水,挥洒自己的汗水了。灾区人民现在需要的不再是同情与泪水,而是实实在在的鼓励支持,哪怕是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这个事情媒体是最得力的。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只是一味伤感地报道,或者煽情,反而不利于人们灾后心理的恢复,而心理恢复,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大灾后心理干预,是一个日愈重要的问题,更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同志们,公民们,停止一味的哭泣、一味地伤心和煽情吧!我们与地震灾区人民一起动手,重建家园!我们用勤劳的双手重建美丽的家园,我们用爱重建温馨的心灵家园!这是告慰死者、帮助生者的最佳途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