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如水,细腻得如玉坠地,淡泊无声的月光,竟盎然映照出天地的轮廓。 信步游走于庭院边,不觉想起了辛弃疾说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几经揣摩,发觉这句话与我极像,却又有几分偏差。 少年的愁,仅仅是为了赋新词而无病呻吟吗?不应该。 少年的愁有好多,却又是无端的,带着几许青春时的梦幻色彩。亦如一缕轻烟薄雾,似真似幻。 少年,时而迷茫于人生之意义,时而迷茫于人生之归宿,在探索中停滞不前……因而可谓之“愁”。 少年,总是会思考,去探索一些如“我为何而活?”“我是谁?”“人类、宇宙、世界从何而来?” ……等等问题都徘徊于脑海之中,挥之不去,也可谓之“愁”。 少年只是为了赋新词便在文中强说愁?不是的。 那是少年对生命的怀疑,对友情的依赖,对世态的不解,对知识的探索……因而“愁上心头”。 这种愁,丝丝缕缕,“剪不断,理还乱”。这种愁,若有若无,时隐时现…… 这种“少年愁”是少年人的特权,难解难分。 秋水无痕,泠泠月相伴,独自坐在白石椅上,拿着紫砂壶,一杯一杯独自喝着那上好的铁观音。 “好茶无人伴饮”心里竟也泛起了那层如薄雾的“少年愁”。 不禁佩服起李白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豁达。 也试着学青莲居士那般,举起茶杯,对敬明月。不经意间看了看周围,那安然入髓的万物生灵,宁静,祥和。月亮周围竟有了月光荡起的层层涟漪……一切在月夜下都显得那么美好,奇丽。 晚风拂面,吹飞了头上的青丝,吹散了“少年愁”,亦吹静了“燥乱心”! 望着那轮明月在碧玉般的铁观音中成的倒影在随风摇曳,闻着那沁人心脾的茶香、、、、、、、不禁向月虚敬一下,把杯中余茶,一饮而尽。 饮掉了那浓浓的茶,那轮碧月,亦饮掉了我的‘少年愁’、、、 一个人在对月品茗中,既看到了美,又静了心、、、、 一个人,对月,品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