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到学校,一条小路,不长,步行七八分钟的路程。一日两次往返,有时三次,加上晚上。三百六十五天,去掉双休日,大概也有二百来天走在这小路上。路上所遇实在太熟悉。
下了楼便是小树林,它像一个季节的日历,时光的一切变化都从这开始,每次走过,总习惯的看几眼,落叶了,知道时候不早了,抽绿了,知道时光又来了。林梢上时而有鸟在那欢娱,林间偶而有宠物狗在那跑来跑去,皆比路上的人悠闲。阳光和雨水都在这林子里显得精神,修颀的树干,蓬勃的枝叶仗量它们的长度和份量。走过小树林,是一块草坪,修整得很好,中间有弯曲的石径和低伏的柱灯,还有几棵小松。草坪旁安置几张长椅,总有人闲适的坐着,两个老夫妻,一对情人,或年轻的妈妈和幼小的孩子。待夜深人静,草坪上柱灯幽幽的发出惨白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长椅空着,再也无人亲近,除了乞丐。小路也空着,除了极少驶过的面的。马上要修路了,草坪将被宽阔的路面替代,小路也要加宽了,也许不再那么清静,真有点可惜。学校旁的一段路,两旁皆是各色的小店,热闹些,下班的人习惯的从这些小店里带着什么回家,下雨的时候也可在这躲避一时。
路上,见得最多的还是人。小路上的人来来往往,上班时匆匆,下班时也匆匆,只有休息日里才缓慢些。我家附近很多机关,所以上班下班总与一些人迎面而过,春夏秋冬,日日相遇相见,却日日相向无语,面孔熟悉,人际陌生。每遇两条宠物狗在林中相遇,汪汪地几声,打个招呼,抖个威风,我就想,人还不如狗,因为陌生而矜持着不去相互理睬。行人中有漂亮的女士,不由得多看几眼,美总是招惹人的,美也总是要让人欣赏的,这是常理,可到了漂亮的女人那里,常理就行不通了,女人打扮入时,心里想着让人多看几眼,寻一点心理的满足与做人的自信,但若是有谁被她美的容貌或装饰吸引而目光不移,必然被误为不良,惨遭白眼。这皆缘于陌生。
路上日日相见,却永是陌路,是生活中的常态。想起自己以前在另一学校工作时,常在上班下班的路上见一女子,她的单位就要我学校一旁。十几年里,天天迎面而过,却没有一次主动友好地说几句“你好”“你孩子真可爱”,只是默默地见证的一个人的生活变迁。开始是一个人漂漂亮亮地年轻着,梳着长发,颔首低眉,走自己的路,后来是两个人,旁边多了一个年轻的小伙,有说有笑,她恋爱了,后来是二人怀里有了襁褓,一脸幸福的样子,让人羡慕。后来二人推着童车,婴儿安稳地睡着,后来二人牵着个很可爱的女孩,孩子喊着“爸爸”“妈妈”,后来这位“妈妈”送女儿来我校上学,后来,这位“妈妈”来参加女儿的家长会……路上依然见到她,不再年轻,也不再漂亮。她女儿虽然不在我的班,但知道我是学校的老师,就向我浅浅地笑笑。如此清楚地见证一个人生活经历,却依旧是陌路。
……
路上,男人,女人,孩子,老人,乞丐,职员,熟人,生人,都是人。有时却感觉都不是人,是几片不同树上飘下的落叶,是几丝不同方向吹来的风,是空中不同姿态飘浮的尘埃,永不相识,永不相牵,自己有自己的弧线,自己有自己的归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