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看到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母亲拿着三个梨子问自己的三个孩子,你们想不想吃到那个最大最好的梨子。三个孩子都抢着要最大最好的那一个。母亲说;最大最好的只有一个,你们也只有一个人才能得到,你们现在可以去整理院子里的草坪,谁整理得最好,谁就可以得到最大最好的梨子。结果三个孩子以自己的劳动价值得到了各自的梨子。而得到最大最好的梨子的那个孩子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林肯。林肯在回忆这段往事时说:这件事教会我要诚实,不要害怕暴露自己的真实的想法,也许这些想法在别人看来不一定美好。对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只有用合法劳动才能得到。这绝不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因为人性本就如此。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中国家喻户晓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小时候听父母讲这个故事时,当时还拍着胸脯豪气干云地说要做这样品格高尚的人。长大后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满世界竟找不到几个孔融。倒是尔虞我诈,勾心半角的倒不少。现在连借钱的人都成了“黄世仁”的爹了。但个个嘴里说得天花乱坠。就象鲁迅先生所说的一样:满嘴的仁义道德,背地里做着吃人的勾当。
于是便怀疑这是古人胡编乱造的。一个幼儿园都没有毕业的小毛头。他不想吃那个大梨子才怪,除非他是天生的弱智,要不就是他爹妈在一旁吹胡子瞪眼睛,他想吃也不敢说出来。我虽然一时冲动拍了胸脯。但我还是想吃那个大梨子。那他为什么要违背自己的本性说假话做自己本不想做的事呢?(也许他天生就是这样风格高的人,一出世就是活雷锋。但这无论如何也不能叫人信服)莫不是中国这种传统的教育方法或是道德思维程序出了问题?本是教人向善的。但最终的结果却是背道而驰。这或许是道德倡导者始料不及的。我们在遵循道德时是不是就一定要违背自己本来的意愿。高尚的道德本就是不人人都能达到的。要是人人都能达到。那还叫什么高尚呢?我现在甚至怀疑孔子,孟子之流在倡导这种道德时只是出于一个理想的幻想,他们自己本身就难以达到这样的高度。如果真是那样,那才真是自欺其人了。
孔融的行为虽然受到大家的赞同,却是有违人性的真实,叫人心不甘情不愿,可望不可及,虚伪的友善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人之初,性本善”的轨迹也慢慢地转弯,而且越走越远了。看看我们社会上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及至爱情,亲情之间都蒙上了一层脉脉温情的虚伪面纱。只求别人对自己的付出,而不肯吃一点“道德”的亏。如是便有了“人情似纸张张薄”。“世态炎凉”等等无限的感慨。
而林肯的故事大概不会产生这些负面作用吧。也许少了些礼义之邦的“温情”,却多了一份人性的真实。想要得到自已想要得到的利益,必须付出劳动的代价。公平交易,童叟无欺。明明白白,真真实实地展现一个本来的我。
可惜的是,现在要想在中国找到一个真真实实的自我,说大海捞针是一点也不夸张的。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固定的思维模式已根深蒂固,我们在有意或无意中将这种思维模式传给我们的下一代,就这样一代一代生生不息地传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