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情感故事,名家散文,原创小说,经典华语文章阅读网_半壁江原创中文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学 > 一品故事 > 哲理故事 >

三面镜子

时间:2010-03-09 23:04来源:半壁江原创文学网 作者:汪红光 点击:
一代名臣魏征死后,唐太宗非常悲伤。他不光将魏征的画像挂在凌波阁的功臣榜上大事张扬,还将公主许配给魏征的儿子叔玉,与魏征结为亲家。 为了表达对忠臣的敬重,唐太宗亲自给魏征撰写墓碑,还制了一篇著名的镜子铭挂在左右: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

    一代名臣魏征死后,唐太宗非常悲伤。他不光将魏征的画像挂在凌波阁的功臣榜上大事张扬,还将公主许配给魏征的儿子叔玉,与魏征结为亲家。

  为了表达对忠臣的敬重,唐太宗亲自给魏征撰写墓碑,还制了一篇著名的“镜子铭”挂在左右:“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走后,我失去了一面好镜子啊!”

  原来,唐太宗一直把魏征当作说话、办事、治理国家的一面镜子,随时从这面镜子中看到自己的缺点、过失,并及时更正。正是有了魏征这面镜子,才使得唐太宗一身文德武功仍然不得不左顾右盼,如履薄冰;正是因为他的诚惶诚恐、勤勤恳恳,大唐的政治才越来越清明,社会越来越富裕。此所谓“政者惶而民者福也”。

其实,一个人不管为民、为官、为帝,要想保持公正、清明、道德,必须具备三面镜子:一面反光镜,一面显微镜,一面望远镜。

  唐太宗说魏征是面镜子,是把魏征当作反光镜。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做事,失误就是难免的。如果不借助“镜子”,个人的过错往往很难被自己发现。就像我们平时用镜子照像一样,人脸上的瑕疵,唯有通过镜子的反射,才能进入我们的眼帘。要想这面镜子总是客观公正,必须把它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时时擦得光光亮亮。任何贬低、轻视或者刻意的逢迎,都无法让反光镜保持公正与持久。

  历史记载,唐太宗有一回册封郑仁基的女儿为妃,事先他并不知道郑仁基的女儿已经许婚给了陆爽。魏征提意见后,唐太宗派人调查了一番,官员回报说:“郑仁基根本没有许婚的事情”。连当事人陆爽也上书太宗,断然否定“许婚”一节。最后唐太宗终于弄清真相,收回了诏命。

  在这件事中,奉命调查的那些官员和陆爽都因为一个“怕”字,失去了说真话的勇气。镜子和被照物一旦失去了平等、平衡,必然得到不公正的、甚至是扭曲的反射。

  有时,我们明明知道自己犯了错,却苦于找不到错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拥有一面“显微镜”。那些平时被我们以种种借口忽略或者遗弃的小小过失,因为有了显微镜的放大功能,才会变得格外醒目。

  有位哲学家说过:一个人认识他人容易,认识自己很难;明白自己的优点容易,发现自己的缺点很难。在我们的生活中,由于说不清道不白的一些原因,我们总是“责己者轻,责人也甚”,对人对己是两个标准。只有具备了“显微镜”后,我们才可以细心地检查自己的全部,发现自己的缺陷。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别看那一个个毫不起眼的小小蚁洞,一旦遇上合适的条件,小小的蚂蚁立刻变成一尊尊夺命的阎王。我们身上那些小小的缺点就是那一个个毫不起眼的蚂蚁洞,如果不及时清除、堵塞,总有一天,它会导致我们人生大堤的溃决。

  人生最重要的一面镜子是望远镜。它是其它两面镜子的全部基础。试想:一个没有理想、看不到未来目标的人,他能有保持公正、无私、纯洁和不断进步的需求么?人的一生是漫长的,不同时候,不同环境,会面临不同的艰难困苦,我们只有手持望远镜,才能始终充满信心地看着未来,才能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矛盾,才能心无旁骛,一心向前。

  可惜的是,这一点常常被我们所忽视,很多人信奉“赊三不如现二”、“等待不如现在”,目光短浅,志向低微,这样不光影响一个人,甚至还会影响一个社会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卸下面具,活出真我

    有一则寓言故事说,有个人一觉醒来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怪兽,有一百只手、五十张...

  • 痛了,自然就会放下

    一個苦者找到一個和尚傾訴他的心事。 他說: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 和尚說:...

  • 好好地磨磨你的斧头吧

    匡欢是一名伐木工人,他为公司干了五年却从来没有得到提升。公司雇用了比尔,王乐在一...

  • 好男人的下场!

    一个乞丐敲敲车窗说:给我点钱. 先生看了下,说:给你抽支烟吧. 乞丐说:我不抽烟,...

  • 上帝会为你打开一扇门

    [1] 打开销售之门 她出生在美国一个偏僻贫穷的小镇上。 20 世纪 30 年代,在物质稀缺...

  • 烛鱼

    何为烛鱼?顾名思义上来说,就是离尘寺里那案头上的香烛跟那木鱼,这样说来便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