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八年前在一个朋友的聚会上认识姚前的,地点是市西餐厅。在那次聚会上他就坐在我身边,可能在座的我是县级干部职务高的原因,在聚会上他对我大献殷勤,一会给我加饮料,一会又给我添红酒、拿餐巾纸,忙得不亦乐乎。因我不胜酒力,朋友们敬我的酒基本上也都是他替我喝。我看他人长得漂亮,一表人才,风流倜傥,口才又好,还是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的一个副科级领导,以后对我肯定有用,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当时我是38岁,未婚,姚前是29岁,已婚,我比他大9岁。席间,可能是酒精的作用,看着姚前漂亮的脸蛋,在我面前来回晃动,顿感心虚气短,阵阵热血冲上脑门,恨不得一口将这个尤物吃了,我毕竟是个年轻女人,需要男人的呵护和性爱,38岁了,我还不知道男人是个什么滋味呢。但冷静一想,我俩要是名正言顺的结婚是不可能的,一是因为我的年龄比他大;二是我的职务是正县级领导,他只是一个副科级,悬殊太大,门不当户不对,再说要和我结婚他还要离婚,在社会上造成的影响太大,会影响到我的仕途,真是红颜命坎坷,事事不如意。想着想着“唉”的一声叹气震惊了正在说笑的朋友们,他们以为我酒喝多了,善意地取笑我“我们的美女大领导酒喝多了,哪位护花使者送送她。”姚前站起来笑着说:“护送领导回家是我这个当警察朋友义不容辞的事啦,你们各位请自便。”说着搀扶着我就离开了西餐厅。我头靠着姚前的肩膀,我俩就这样依偎着一路走一路谈,很是投入,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我决心要占有这个尤物,不成夫妻成情人,今晚我就要占有他。一进我的家门,我就忍耐不住搂住姚前狂热地亲吻起来,哪知姚前是颇有心计的家伙,他早就想巴结我为他升官铺路当说客,一直苦于没有机会,现在见我主动亲吻他,也毫无顾忌地和我热吻起来,他见我呻吟不止,顺势解开我的内外衣服,一件件将我的衣服脱了下来,双手在我的双乳和下身揉搓,我的情绪十分高涨,温柔地听凭他的摆布,看着站在客厅里赤身露体的我,姚前连声称赞“上帝造化,美女美女。”抱着我在客厅的地板上就行起了周公之礼,那天我们整整折腾一夜,仍然意犹未尽。自那晚后,我和姚前隔三差五就要作爱,也就从那时起和姚前成了明铺暗盖的夫妻了。” 江铁问:“你们是什么时候开始制毒贩毒犯罪活动的?平时你和他们是怎么联系的?具体都有哪些人参与了这项犯罪活动?”胡苹一听到这个提问,知道讯问进入主题了,躺在病床上微闭着双眼,思考了一阵后,坐了起来用左手理了理头发,答道:“先介绍一下我所学的专业情况:我在大学学的是医药制作专业,读研究生时读的是医用药理研究专业,这两个专业我一共学了七年,因此,制作冰毒对我来说并不是件难事。对制毒贩毒的构想是在八年前,当时国际上的毒品市场的海洛因、大麻、摇头丸等毒品都不大走俏了,取而代之的是新兴毒品冰毒,冰毒在国际毒品市场上很受毒贩子和吸毒者的欢迎,看好这个市场行情后,我便谋划了生产冰毒和贩卖冰毒的犯罪计划。计划的第一步是物色人选,我首选了一号人选吴红菸,吴红菸是香港一个贩毒团伙的头目,我选中吴红菸主要是看中她对东南亚一带及国内的毒品市场行情了解,与黑道上的人交情也很好的优势。吴红菸虽然出身黑道,但为人意气,敢作敢为。我决定叫吴红菸以到内地投资演义事业的名义到我们市来投资演义事业,吴红菸的公开身份是投资商,实际全盘经营我生产的冰毒交易、招募打手、保镖等事项,是我的总管和替身,我在幕后操纵;我选中的第二号人选是我们市的海关副关长司德胜,外号叫阿德,这个人对金钱、美女是多多益善,他主要协助吴红菸做毒品交易下家的联系和提供海关方面的有关情报,有时也参与暗杀、毒杀行动;第三号人选是姚前,这个人我不要介绍你们也知道,他主要是向我提供公安缉毒方面的有关情报,协助吴红菸组织实施的暗杀、抢夺行动。我自己的两个贴身保镖是澳门人,一个叫安培,另一个叫路胜利,平时都在吴红菸那里。我喜欢一个人活动,如有重大行动他们才跟在我身边。平时我只和二老板吴红菸一人单线联系,我们之间一般不用电话联系的,电话联系容易暴露,吴红菸与他们联系的方法一般情况是通过在中兴大道邮电局门前的宣传栏留言板张贴寻人广告来联系或听取指示的;如遇紧急情况我与吴红菸之间是通过互联网采用QQ上网聊天的方法进行联系的,我们用的都是隐语,我的指令的最后落款就是一幅紫玉佛画像,没有文字。” 江铁和魏民与大毒枭“紫玉佛”胡苹的讯问谈话比较顺利,而纪委副书记、刑侦支队长与腐败分子姚前的讯问谈话就相当困难了,姚前人躺在病床上,双眼紧闭,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无论纪委副书记是用政策感召,还是用亲情感化,总之是什么招都使了,姚前硬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无奈之下,纪委副书记只得到病房外用电话将情况报告了市局郑局长,郑局长的指示很简单,“等他想说的时候再和他谈,不要急,你们先回局”。根据郑局长的指示,纪委副书记、刑侦支队长两人撤回市局待命。这边的江铁和魏民两人与胡苹的讯问谈话仍在继续进行。魏民问:“你们的杀手和保镖都是哪些地方的人?是谁出面招募他们的?这些保镖和杀手的枪支和管制刀具是通过什么渠道运到此地来的?”保镖一共是六个人,两个男的是澳门人,是我的保镖。我经常夜间出去活动一般不带保镖,化装成男的,方便些,如有重大行动时我也是化装成男的,这才带保镖。在团伙内除了姚前、吴红菸、司德胜知道我是女的外,其它人不知道我是男是女的;四个女的是香港人,是吴红菸的保镖,这六个人都是经过我同意,吴红菸从香港、澳门带过来的;杀手是经过道上的朋友介绍、我同意后,吴红菸再根据任务需要临时从沿海一带招募的,任务完成再解散他们;枪支和管制刀具都是在阿德的帮助下偷运入境的,枪支和管制刀具平时由吴红菸贴身保镖阿霞保管,六个保镖常年配备枪支和管制刀具;招募的临时杀手是人到了此地后,再配备枪支和管制刀具,任务完成后马上收缴回来。”看着胡苹脸上的疲惫神色,江铁用眼神示意魏民稍微休息一下后再谈,魏民会意,谈话暂时停了下来。休息了十来分钟后,看见胡苹的脸色逐渐恢复过来,魏民用眼神示意江铁“可以进行了吗?”江铁用眼神回道“可以了。”魏民对胡苹说:“胡苹,还有几个问题需要问你,考虑到你身体状况,需要征求一下你个人意见,你看能否继续接着刚才的话题谈下去?”胡苹说:“把问题都交代清楚了,我心里感到轻松多了,可以继续谈。”“那好,我们继续”魏民说。 魏民问道:“你生产加工的冰毒原材料是从什么地方搞的?”胡苹答道:“生产加工冰毒的主要原材料麻黄素等原材料不需要进口,国内市场虽然严格控制,但有一句民谚叫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想办法总是可以解决的,再说我是市药品监督局的二把手,找个理由批个条子也可以解决一部分的。”魏民又问:“你们生产加工的厂房在什么地方?”胡苹答道:“我们没有固定的生产加工基地,每次都是打次枪换个地方,生产加工厂房都是以外地投资商的口头名义盖的临时施工棚,用完了施工棚就不要了,在当地政府部门没有任何登记或审批文字依据可查,所以你们一直没有侦查到我们生产冰毒的确切地址,几年来我们先后在全市各县的农村偏避地方和城郊结合部的边远地方都搞过。冰毒生产的周期短,见效快,但如果每年都要生产的话,怕暴露目标,所以我们每两年才生产一次,一次产品在10至15公斤冰毒,最近一次是20公斤,其中除最近一次生产加工的20公斤冰毒被你们现场缴获的外,其它几次生产加工的毒品主要是卖到境外的,一小部分卖给内地的一些城市。”魏民又问:“生产加工冰毒人员是什么地方的人?”胡苹答道:“是吴红菸出面在香港和沿海一带临时招募的技师,每人每天付工资2000元,另加奖金500元,每次生产任务完成了,就走人,因为这些人的特殊情况,他们到任何地方都不会到当地公安机关去搞暂住人口登记的。”魏民问:“还有什么事情需要交代的?”胡苹答道:“我所做的事情今天在这里彻底向你们坦白交代了,还望政府宽大为怀。”魏民说:“好的,胡苹,我们今天的谈话就到此结束,对你所谈的每一件事情,我们都要进行认真的核实;对你的积极配合,主动交代自己所犯的罪行的积极态度,我们一是表示欢迎;二是作为办案人员,我们一定会如实地向上级领导和司法机关报告你主动交代自己所犯罪行的积极配合态度实际情况的,最后希望你再好好地回忆一下,看你还有什么遗忘的犯罪事实没有坦白交代,如果想起来了,随时叫病房门口值班的民警通知我们。”胡苹答道:“好的。”目送江铁、魏民走出病房后,如释负重,一头瘫在病床上。 两个月后,经过市局“10.05”专案组全体参战民警的南下北上,行程数千公里的调查取证工作,彻底查清以大毒枭“紫玉佛”胡苹为首、吴红菸、姚前、司德胜(外号阿德、已死亡)为骨干的制毒贩毒犯罪集团45人的制毒贩毒、非法携带枪支入境、私藏枪支,暗杀、毒杀故意杀人的全部犯罪事实…… 两个半月后,沿江市公安局破获“10.05”制毒贩毒集团庆功表彰大会在市公安局大礼堂隆重召开,全市公安机关的数千名公安干警参加大会,局长郑臻双眼满含着泪水深情地说:“首先,请同志们起立,脱帽,向在侦破“10.05”制毒贩毒专案工作中英勇牺牲的民警默哀三分钟,好,请坐下。”全体民警的情绪仍在悲愤中,没有人坐下。接着,郑局长代表上级公安机关在会上宣布了关于对市局“10.05”专案组荣立集体一等功、魏民等民警荣立个人一等功的立功和授予英模称号命名的表彰通报、决定;关于追认陈敬等民警为革命烈士称号的决定。最后,郑局长说:“在这里,我代表市局党委要向在侦破“10.05”制毒贩毒专案组的同志们说声‘谢谢你们了’!向在侦破“10.05”制毒贩毒专案工作中英勇牺牲的民警说声‘安息吧,我的好战友,我的好弟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你们未尽的事业由我们来完成!”顿时,全场气氛悲壮,一片哽咽声……直到主持人宣布:“散会”,参会民警们才拖着沉重的步子陆续离开会场…… 三个月后,中共沿江市委、市政府作出开除胡苹、姚前、司德胜党籍和工职的决定…… 沿江市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胡苹、吴红菸、姚前及制毒贩毒团伙成员10余人死刑,执行枪决;其它涉案人员分别获无期徒刑和二十年、十年徒刑不等…… (本文系文学作品如有雷同实属偶然) 作者简介:陈昌富,笔名志晖、老九,现在安徽省安庆市公安局华亭分局工作,一级警督,安徽省警察协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会员。 1970年入伍在西藏部队,一干就是多年。美丽的雪域高原激发了我的创作激情,高原的恶劣环境锻炼了我的健康成长,自70年代初处女作《神秘的佛龛、小说》、《保国戍边的年轻人、报告文学》在《西藏日报》、《解放军文艺》发表后,信心大增,笔耕不止。到地方工作后,先后受聘于《人民公安报》、《安徽公安》、《安徽消防》、《治安了望》《车友报》等十几家报刊通讯员、特约通讯员、大型党建文献《践行科学发展观》特约编委,几十年来先后发表新闻、报告文学、散文、政论、小说多篇被《中国新闻》、中国警务报道、《人民公安报》以及公安部、省公安厅、新浪网、互联网等采用,其中纪实文学入选被时任国务委员邹家华题名的《改革开放风云录》一书;2008年纪实文学被《知音》杂志采用。近期拙作《病》、《终止谋杀》、《山村迷案》及杂文《从警察被任打耳光说开去》等在互联网、全国公安文联及多家公安内、外网发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