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现今已经结婚生子,有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表哥和大多数人一样,并不是和自己的初恋最后走到了一起的。
表哥的初恋在初中。表哥是班里五十多人中成绩相当不错的一名学生,另外一个女生呢姓商,与表哥同镇不同村,她与表哥总是瓜分班级的一二名。可能是竞争产生了佩服,佩服产生了喜欢。那时初中的男女表达感情比较简单。他们绝不像现在的男女那样直接、那样浪漫、那样超越。
据表哥讲,他和她是这样交往的:
表哥和商姓女生同是住校生。住校生的伙食定量,一般两个馒头一碗菜和白面汤。有时候菜也是清汤清水的。有的学生家条件稍好些,弄些油炒过的咸菜放在玻璃瓶里打牙祭。女生和男生的饭量是有区别的,两个馒头对于女生来说,多少还有剩余的余地,可男生两个馒头往往填不饱肚子。男生十三四岁时正是长得很快的阶段。商姓女生总是在吃饭时送半个或一个馒头给表哥。送时她没有太多的话,只是递到表哥手里或是放在瓷碗里,然后就离开了,表哥没有太大反应,可能是顿一下,就接着狼吞虎咽了。
表哥说他们交流最多的是眼神。不管是上课还是课间,只要一个眼神看向对方就够了。当然,这眼神包含最多的是鼓励、喜爱和赞赏,并不掺杂其他的。不过,他们有时候也用纸条来抒情达意。当时的男女生之间比较封建,没有太多的语言交流和沟通,如果遇到一些学习上的问题,都是先请教老师,然后问同性别同学。表哥和商姓女生是班里学习最好的,一般问不到别的同学。这样,表哥和她讨论问题就用纸条来实现。当然,传纸条的机会和次数并不多。
表哥和商姓女生之间也互送过礼物的。可这些礼物是非常的俗套的,都和学习有关。他们互送过蜡烛。当时学校的电是定点供应。而他们和很多同学都起得很早,在烛光下记背知识点。有时对方的蜡烛用完了,就会有一支蜡烛出现在对方的课桌上。只是轻轻地一个动作,而没有任何语言。有时送的东西改为笔芯什么的。过生日或是比较隆重的节日时,可能互送那种简装的笔记本,在内页上写上祝福和勉励的话。
表哥和商姓女生的关系一直保持到高中毕业。他们的初中班主任知道他们的关系,但因为他们没有因为彼此的关系而影响一丁点的学习,反倒是互相较劲地学习,互相勉励,所以也没有跟他们谈什么,装作不知道。他们很顺利地考上县里最好的高中。他们没有在一个班级,表哥报了理科,商姓女生报了文科。高中离家里四十多里路,他们都是骑自行车相伴回家的。一个月回家一次。表哥和商姓女生关系一直保持很好。后来听舅妈说起一则他们的故事。
一次月末放假回家,半路上下起了大雨。表哥一直陪着商姓女生把他送回家,两只落汤鸡不知道是多么狼狈。表哥回家时,由于天黑路滑,连人带车翻到了沟里,到家时已经没有正模样了。表哥感冒了。好在表哥体格壮实,两天功夫就没事了。
到高三时候,表哥和商姓女生分开了。听表哥说,主要是两个人的想法有了变化,似乎是觉得世界大了,可以选择的余地多了。高考时,他们报了不同城市的大学,表哥去了南方的一个大学,商姓女生去了北京。虽然表哥后来在北京读研读博,可在没有联系过。
再后来,我在表哥的书箱底部发现一张商姓女生写给表哥的新年贺卡,这样写到:
不忍心再看你骄傲的月,我已把目光洒向茫茫宇宙。
如今,他们各自有了各自的家庭,陈年的青涩像一粒果实被压缩在记忆的角落,可能在未来的日子发芽,但不会再有结果。
前几日,听表哥眉飞色舞地夸自己四岁的儿子,知道他过得不错。放下电话,想起了和表哥在一起的岁月还有他的初恋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