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返回首页

新郎之死(2)

时间:2010-12-30 00:07来源:故事中国网 作者:韩香萍 点击:
老头的傲慢无礼激怒了刘知县,他一拍惊堂木,怒喝道: 大胆老儿,那六起残害新郎之事,可是你干的?快从实招来! 老头抬眼看了一下刘知县,鼻子一哼,还是一声不吭。刘知县连问几遍,老头仍是无动于衷,默不作声。
    老头的傲慢无礼激怒了刘知县,他一拍惊堂木,怒喝道:大胆老儿,那六起残害新郎之事,可是你干的?快从实招来!

  

  老头抬眼看了一下刘知县,鼻子一哼,还是一声不吭。刘知县连问几遍,老头仍是无动于衷,默不作声。堂下的老百姓早已按捺不住,群情激愤,齐声高喊:大人,别跟他废话!大刑伺候,看他招不招!

  

  刘知县一听,正中下怀,气急败坏地高声喊道:上刑!上刑!

  

  衙役们也早已气坏了,这段日子为了这类案子,他们吃过不少苦,挨过不少骂,这下可找着出气的地方了,不由分说,抡起鞭子就是一阵猛抽,接着上夹板。老头一开始还硬挺着,后来忍不住哭爹喊娘,鬼哭狼嚎起来:你们不能打我,我……我是道士,我要见张道长!

  

  天啊,他是道士!堂下百姓顿时一片惊呼。刘知县更是吃惊非小,厉声呵斥道:你是道士?自古出家之人应与青山绿水为伍,同香灯木鱼为伴,过着简单而隐居的生活,高者,以除魔卫道为己任,责之所在,自然义不容辞。而你呢?张道长又是谁?为何要杀人行凶?

  

  是,是,我是道士。老头连滚带爬到刘知县的桌案前,哭丧着脸,小声请求道,大人,贫道有话,能不能找个地方单说?

  

  刘知县见老头言词闪烁、话中有话,又听他提到一个张道长,知道其中必有内情。眼珠一转,一拍惊堂木道:好了,今天先审到此,退堂!

  

  书房内,道士交代,他姓李,就住在本地道观,并说出一个惊天内幕。原来,当今皇上雍正十分迷恋丹药,认为吃了仙丹就可以长生不老。一次生病,因吃了道士进献的仙丹,觉得有效,故此更加信任道士,尊崇道教。并开始在圆明园东南角的秀清村——一个依山傍水、可以进行秘事活动的好地方聚集民间多位有名道士秘炼仙丹。其中有个最主要的道士叫张太虚,就是这个李道士所指的张道长。一个偶然机会,李道士认识了为皇上寻求长生不死仙药云游天下的张道长。皇上面前的大红人,那还了得,李道士羡慕不已,极尽曲意逢迎巴结之能事。为哄张道长高兴,他献上古书秘笈上的一个千古绝方,如法炮制,可制成长生仙药,晋献皇上,以博取功禄。但药引子必须用七个初婚新郎之血,和一个罕见的怪物之血相溶配成。他已在大山深处的山谷洞穴里找到那个吃人血的怪物,就是一种叫吸血蝙蝠的罕见动物。经过专门的训练,成为吸吮新郎之血的帮凶。凡被吸过血的人,都会染上类似变种的狂犬病,会一夜之间在睡梦中默默死去,死态安详诡异,死因不易查明。张道长一听,赞赏有加。为了荣华富贵,几条贱命算得了啥?两人一拍即合,李道士领命而行,于是小县城相继出现新郎之死。当然,李道士也知道知县大人不会善罢甘休,千方百计在抓捕他。可配药已到关键之处,急需新郎之血,成败就在此一决。所以一听到有人家娶亲,他还是铤而走险,却最终束手就擒。

  

  李道长轻描淡写的供述,直听得刘知县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案情如此重大曲折,隐情连连,刘知县不敢做主,马上密报知府大人。知府大人直咧嘴,立刻上呈巡抚。巡抚岂敢擅作主张?命人飞马传书京城。不久,朝廷密旨下来,刘知县看完,眉头紧蹙,脸色凝重。

  

  当天深夜,县衙牢房内忽起一把大火,火烧得很旺很怪。

  

  第二天,县衙贴出布告,言明那个道士已意外命丧火海。既如此,人死罪不究,此案也就彻底了结。围观的百姓恨得咬牙切齿:活该!报应!

  

  后来有人称,一貌似李道士的人曾在京城出现过。

  

  再后来,刘知县等知情人均莫名其妙地被解职还乡,每人得到一大笔养老费算作安慰。

  

  雍正十三年八月的一天,忽然传来皇上驾崩的消息。已在老家赋闲多年的刘知县闻听,暗自长叹:唉!终有这么一天!

  

  58岁正当壮年的雍正皇上突然暴死,给后人留下一个难解之谜。从这个案子中判断,在众多死因争议中,雍正长年服丹药中毒致死一说,应该最靠谱。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