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要我们写篇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作业,我实在想不出。但要我谈谈自己及周围同学的一些心理状态,我倒能信手拈来。我只是秉承叶圣陶老先生“我手写我口”的精神要旨,把自己想说的话毫无保留地倾诉出来,希望您能用一颗真诚的心来聆听。 “啊,同学们。”一看这题目,就有点特别。“啊”这个语气词的意思实在是太丰富了,有“大堰河啊,我的保姆。”(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崇敬与热爱”,有“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的台词)中的“同情与绝望”,有“我的亲人啊······”(路遥的《人生》中的结尾语)中的“无奈与苦难”······而我的这个“啊”到底包含什么感情,恐怕自己也说不清楚。但硬要说出个所以然来,我要不由得想到一句贺铸的词“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他是写“愁”的,但我虽“愁”却没有他那么夸张,抑或说没有那么悲情。我的“忧愁”就像冰心先生写的散文那样充满的是“淡淡的忧伤”,更像孔子评论《诗经》那样是“哀而不伤”的。 想想初进校园的一刹那,一张张腼腆的脸上,挂满着自信与向往,更显露着几丝稚气未脱的质朴与善良感恩的无邪! 学校里,高阁矗立,飞馆横生,绿树成荫,好鸟乱鸣,是多么美好。大家碰面,尽管只是相视一笑,无只言片语,但感觉却那么真,那么甜,那么“水莲花般的娇羞”。现在,有些同学的微笑,我至今想起,都不胜怀念! 大约过了一两个月后,我们就开始迷惘了。绝大多数人本来是带着“被调剂”的点点遗憾的,只是刚进校时的新奇与兴奋冲淡了心头的几丝阴影。现在,心静了下来,理性的意识开始占据了我们的四维空间。我们发现文学院在学校的地位简直可以用“落迫”二字来形容,尤其知道“师范专业”在本省只算二本,对与以一本分数线录取、冲着“211”来的我们来说,真有点“上当受骗”的感觉,尽管学院“硬拿”第一人院长、国学大师“钱穆”来打招牌,但“故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不久,有位老师在我面前提到“姚淦铭教授”。我当即回答:“不知道!” “上百家讲堂呢!”她一脸疑惑,茫然不解。 “我只听说过易中天、于丹、阎崇年、王立群。”我直言直语,再三强调道。 插上这个小故事,我要说的是,有些东西不管你表面装扮的再风光,头上围绕的光环再耀眼,人们更关注的是你里面实质性的东西,更何况还有古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鉴言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味地埋怨与叹望也过去了。人嘛,总要往前看!人不能改变环境,总可以改变自己吧!于是,大家终于拾掇心情,开始迎接新的一天! 无奈,每次同学们准备趁着下午半天没课的功夫看看自己喜欢的书籍,干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时,辅导员一个电话打过来,咆哮着:“有个会,必须参加,要考勤!” 我极不情愿地赶到会场,在一个角落里坐下来。我挤出半只眼一看,一个领导用一口标准的家乡方言叽里咕噜地说着,声音有些沙哑,,嗓子肯定冒了烟。怪不得呢,厚厚的发言稿已读了一大半,少说也花了两个小时。身边的人也是,没看见领导杯里没水了吗,也不主动上前去倒点水。 台下早已人仰马翻:有半躺着,呼呼大睡的;有斜侧着身子,翻着白眼,傻愣愣地瞄着天花板的;更有半弓着身子,头靠着前座的后背,闷不做声的。中途走进来的人,顿生一种阴森、恐怖之感,还以为走进了乱葬岗呢! 会散了,是四五个小时以后的事,已日薄西山。我想了半天,也没搜索出什么收获,只记得了几张滑稽的面孔,让我感觉像是看了一场马戏团的表演! 可恶的是,辅导员却认定“开会是大事,马虎不得”。每次甚至亲自考勤!让我们这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总是难逃其恢恢法网。呵,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咱还是认命吧! 说实话,我们并不是反对开会,有些是的的确确为同学们着想的会议,我们谁不积极参加?可是,有些会,纯粹是敷衍,是形式,是心血来潮!他们的话全是官话、套话、废话,一听开头就知道结尾要讲什么,听这些话无异于“慢性自杀”! 还有些讲座、晚会活动,不管喜欢与否,一律强制参加!正如网上一句戏言:“笼中之鸟,恨关羽不能张飞。”或许,我们就是这笼中之鸟! 谈了半天学校的事情,也该谈谈我的班级了。我们班看起来非常沉默,同学们彼此之间有事交往,无事相安!可是,这种沉默又显得太不正常。这种沉默中往往孕育着种种危机。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现在,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事情就在这种“波澜不惊”中慢慢恶化。或许,只有到了毕业的时候,我们才从惊慌失措中顿悟,并开始检点自己的行为,只是木已成舟,唯空余遗憾而已。 同学们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缺少激情。这也许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通病”,每个在生活的轨道上奔碌的人,除了重复昨天的故事,很难在今天的字典里找到“激情”二字,以致于绝大多数人在影片中看到过去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时候,眼中充满着惊奇,甚至是诱惑!我们班的同学大抵应该是如此。 都说青年是激情喷发、活力四射的一代。可我们的同学们却像一个个精通世故的老者,似乎再大的惊喜也唤不回我们心中的澎湃,再多的感动,也引不出我们眼中的热泪!我们似乎饱经天下沧桑事,尝尽世间岁月情,我们的心已老去!连心都老了的人,那还能算作青年一代吗? 课上,我们对老师百般挑剔。往往台上老师声情并茂,台下同学鼾声如雷。老师独角戏唱得辛酸,我们睡觉也不见得就安心!何必呢?最后受伤的还是我们!可是,我们大多数同学依然固我,倔强的很!最后,老师对同学们绝望了,同学们对老师更是绝望了。课上,老师话少了,声音也小了,更懒得看台下了;同学们上课铃一响就睡觉,下课铃一响就拎书包走人,准时极了! 每次。我从黑压压的半低着的脑袋中,探起身子,听到空荡荡的教室里只有老师低沉的声音回荡着,心里不由得惊悚起来。再看看,老师麻木的脸上,呆滞的眼神停在电脑屏幕上,嘴巴机械似的一张一合,心里好一阵凄凉! 当然,我的描述可能有点夸张,但这是事实。这真的是我们某一门课上的情景。我在这里不是要批评谁,只是想说青年人应该有青年人的生存姿态——充满激情! 也许,社会很浮躁,生活很迷茫;也许,我们也曾一度感到过堕落与颓废,但这毕竟不是我们人生的全部!真正能左右我们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的心境!只要心里有激情,即使困难中我们也会看到奋斗的甘甜,绝望中也会看到生活的希望。 毕竟,我们正拥有一颗年轻的心。一份万人羡慕的心境。这是生命赋予我们的特权,我们何不利用这份优越感呢? 对于别人的瑕疵,我们要大胆包容;对于别人的亮点,我们有不吝掌声!不仅对周围的同学如此,对我们的老师,更应该如此!让我们燃起年轻的心,找回青年人的激情! 也许受到社会上太多不良因素的影响,同学们的目光太短浅,太沉迷于眼前! 让我最反感的是,有一部分同学把评奖学金的事情看得太重要,往往费尽心机,“毕其功于一役”!尤其是学院经常打着“综合测评可以加分”的幌子占用大家的学习时间来举行各种晚会的时候,同学们一听到“加分”这两个字眼,就竖直耳朵,眼里还泛着绿光,课后趋之若鹜般的参加。结果大部分的学习时间耗在学院的各种活动中去,自己的本职工作——学习却大大地荒废了! 给了你一等奖学金又如何!等到毕业的时候,两腹空空如也,拿着一纸无用的证书仰天长叹,岂不更悲哀? 更让我感到可耻的是,有些同学为了拿奖学金,竟然不惜作弊抄袭,降低自己的人格!手段之高明,方法之奇绝,让人拍案叫绝!难怪,走进教师信心百倍,面对监考老师毫无惧色。唉,应聘的时候再也不能蒙混过关,“专业特长”得不到发挥也怪可惜的。 还有一部分同学整天沉浸在网络游戏里,甚至天天逃课,饭佛大学不是来上课的,而是来上机的!我曾好心的劝告他们,他们一个个沉浸在“天之娇子”的迷蒙中,没有半点就业的危机感。他们天真地认为毕业后,再差当个中学老师总可以吧。呵,整天泡在虚幻中的人啊,连说话都让人感觉是在“呓语”! 为此,班主任黄老师曾多次表示了他的疑虑:“我看到别的学校的同学整天忙忙碌碌,连打电话的时间都没有,你们却不急不忙,学习如此懒散,怎么回事啊?” 我当时只是淡淡一笑,顺口说了一句: “我们的心态好呗。” “什么意思?现在竞争那么激烈。” “我们不感到任何危机。”我声音有点低沉。班主任也明白了,默默的叹了口气。说不定,他马上要采取一些措施,希望能对同学们有点好处。 学习是件痛苦的事,是一项长期投资。只有几年后,我们在享受成功的喜悦的时候,回忆起这段读书的时光才觉得美好和幸福。可是,大多数同学太着眼于眼前的美好,眼前的荣耀,眼前的快乐。他们似乎在这份眼前的“快乐与荣耀”中也能感觉到自己在不断前进。可悲的是,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一开始他们就偏离了正确的航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快乐与荣耀”积累得越多,他们离成功也就越远! 希望经过两年的磨练,同学们经历的多了,能够慢慢地悔悟。同学们能够回归到自己最原始的位置,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趁现在就开始努力,一切还来得及! 以上这些就是我要说的一些话,都是真心话,或许,我有些悲观,但比起现在一位流行的“歌功颂德之类的客气话”或者“添油加醋的好话”,总要有人站出来说点良心话,至少可以少掩盖点真像,少酿成一些恶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