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故乡已经好多年了,虽然是每四年回故乡吃一餐年夜饭,却都是匆匆而去,匆匆而归。往往是到达故乡之时已经是吃晚饭的时间了。一顿饭下来,忙着去看春晚,所以对故乡的记忆,只剩下脑海中模糊暗淡的一丝印象了。今年,我特意提前回了家乡,重温儿时的梦,找寻一份渐渐淡忘了的乡情。
我的故乡新市,一个古朴而秀美的小镇子,在大一些的地图上,是找不到它的身影的。记得儿时极其喜爱新市的陈家潭,那里有着长长的廊栅。在夕阳照耀下,落下长长的影子,静静地躺在青青的石板路上。一群儿童放学后在欢快地在影子上跑过,留下了一串串轻快的笑声。
从古镇的广福桥入口,就进入了古镇中心西河口。我沿着长长的水岸街一路走去。石砌的驳岸上的牛鼻子隔三五米一个,并且每个牛鼻子是各不相同的。不多远便是一处多进深的大院,据说是五代时吴越王钱缪在古镇的后裔们的居住地。西河口曾经是古镇最繁华的地方,全盛时期有商铺五百多家,林家铺子便是其中的一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是在此地,拍摄了根据茅盾作品改编的电影《林家铺子》。在林家铺子前面,会仙桥、驾仙桥、望仙桥,三桥在三条河上遥遥相望。过会仙桥便是古镇的精华——仙潭。
可能是沾了个仙字,仙潭很美。仙潭的一汪碧波,似乎能将一个人内心的浮躁洗的干干净净。在进入古镇口有一幅画像,就是仙潭三桥的全景图。南昌街、小南栅、陈家潭就在两边。上世纪初,鉴湖女侠秋谨为躲避清廷追捕,曾在南昌街一小屋隐居数月,至今此居依然保存完整。往北走了不远,是一座庙,名叫刘王庙。
硕大的一座庙,是为纪念宋末元初的一位刘姓将军而建。相传刘姓将军在长江下游及福建一带率领抗元义军,多次大败元军。但奇怪之处在于,这位刘姓将军从没到过古镇。可是古镇的人民因为敬佩他的骨气,就在古镇为将军建了一座庙,以此来纪念将军的抗元义举。此举正说明了古镇人民拥有着一颗爱憎分明之心。
刘王庙的天井正中,建造了一个很大的戏台,是与其他庙宇不同的地方。据传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此戏台上的演出甚多,大腕级的演员也不少。据说梅兰芳、六龄童等都来此上台献过艺。这也使得古镇从此有了“千年小上海,江南百老汇”的美誉。
过刘王庙,穿胭脂弄走寺前弄,到底便是一座南窄北宽的石桥,名如意桥。如意桥北便是觉海寺了。觉海寺是古镇一带比较大的古庙,相传已经建了一千多年了。在浙江民间,便有“先有觉海寺,后有灵隐寺”的说法。解放后,由于古镇粮管所的搬入,使得觉海寺很庆幸地在文革中得于完善的保存。觉海寺香火甚旺,特别是每年的年三十晚上到初一上午,四方百姓都去觉海寺敬香,这也算是古镇第一大景观了。
古镇的餐饮也是很有特色的,特别是早餐的茶糕汤包与烧麦,是最有滋味的。而张一品的羊肉更是香飘在外。据说张一品羊肉曾经在上个世纪得过全国金奖。现在有枫洋羊肉礼盒包装了,使得我这个古镇人在外地也能品尝到故乡的羊肉了。
夕阳西下,古镇渐渐地安静下来。暮色中的古镇,更是妩媚中显出了一份端庄,沧桑中显出一份勃勃生机。这就是我,最最深爱的故乡。
后记:古镇地处杭。嘉。湖平原,属湖州府。德清县。原处德清县与余杭县的交界处,名陆市,为当时一大集镇。在西晋年间,陆市因地震而沉没,于是,陆市往北搬迁到现在的地方,因新近搬入,取名新市,新市地处杭州。苏州。上海三角交汇中心,为水上交通要道,自明。清以来,为商贾繁华之地。民国初年,更有"千年小上海,江南百老汇"之美称。作者祖籍徽州,其祖先因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为避兵祸,于1850年前后逃难于此,在古镇陈家潭开设当铺与南百货店,称徽商,住小南栅,至今已经有一百六十多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