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孩子,你是造物的恩宠;
孤单的孩子,提着易碎的灯笼。
罗大佑《你的样子》
我和妻子都是比较传统的人,结婚不久就计划要一个孩子。考虑到我家三代单传的历史、父母亲盼望抱孙儿的心理,我们也未能免俗地在卧室墙壁上贴了几张大胖小子的大头照。当然,我对生男生女并不太在意,为了减轻妻子的心理压力,一直和她开玩笑,说,生女儿好,有你的容貌,我的身材,那就几乎够当模特了,以后还愁什么。
我那时偏瘦,一米七几的个头,体重才60公斤多点。妻子因此说我是“惊才风逸,壮志烟高。”我初听还洋洋得意,再听她解释,原来是损我身体单薄,一阵风就可以刮走。
儿子是在香港回归前夕生的,当时,医院里挤满了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为了促销,保险公司承诺,只要是7月1日出生的第一个婴儿,可以得到一份免费的终生保险。
但儿子还是性急了些,他等不到那一天就急切地想观看这个世界。
那天有些戏剧性,我们听了哪位伪专家的言论,说生孩子前,产妇不能吃东西,所以妻子一直饿着肚子,结果被医生当头痛骂,“东西都不吃,哪有力气生孩子?”
我火急火燎地往家里赶,马上煲汤,端到医院时,儿子已经刮刮坠地了。我正巧在护士抱着他出产房的那一瞬间,在走廊中看到他。
皮肤粉白,表情恬静,眉清目秀。
“好漂亮的宝宝。”护士小姐笑眯眯地说。
但半小时后,他的脸马上因为黄疸而面目全非。
父母亲都住在乡下,那时家里的房子较小,父母不便过来。因此,儿子小的时候,基本在岳父母家住。他们都和我在一个公司,家也离得近,照看儿子比较方便。
岳父是广东人,16岁考到湖南就学后,就在湖南工作、成家,离家后就几乎与家里失去联系。所以,一直性格有点孤僻。岳父来自广东汕头,一个男尊女卑思想较重的地区;偏偏岳母是很能干、很泼辣的人,在公司的知名度较高。因此,岳父和岳母一直处于冷战状态,家里很少听到笑声。
但儿子的降临改变了很多。
岳父在儿子降临后的日子里,表现了极少见的慈祥与耐心,甚至脸上也常常写满笑意。即使他的身体不好,一直有严重的糖尿病,他也很乐意把他所有的退休时光倾注在儿子身上。我们上班后,他就一天到晚推着儿子到处走,后来又帮我们送儿子上幼儿园。
儿子几乎是在岳父的关爱中渐渐长大的。
但岳父在儿子四岁多的那年去世了。岳父走得很从容,在一次午睡后就此不醒,脸上没有痛苦的神情。
那是儿子第一次见证死亡。我绝没有想到岳父的去世在儿子心中留下那么深刻的印象。两年以后的一个傍晚,儿子哭丧着脸对我说:“爸爸,我想外公。我们家里以后不要再有人死了。”
即使是后来,他也对于生与死的问题极为好奇与关切,这使我心中有时候隐隐作痛。
生与死的命题,相对与他的年纪,是太沉重了一些。
有了儿子,就有了牵挂,有了烦恼与担忧。
儿子两岁多的时候,一次妻子上班,我在家里做饭。他偷偷溜到厨房,并碰倒了一块切菜板和上面的菜刀。沉重的铁木菜板和菜刀从上面掉下来,从他的脚趾前砸过。那一刻我冷汗直冒,湿透背心。
儿子上学后的一天,中午突然接到岳母的电话,说儿子中午没去她家里吃饭,不知道哪里去了。我和妻子大惊失色。他的学校靠近一个人烟稠密的闹市,周围车水马龙,三教九流人物云集,出了车祸或是被拐骗了,后果不堪设想。我们赶忙打车来到学校,四处寻找、打听,但没有结果。就在我们快要崩溃、准备打110寻求支援的时候,却看他和一个女孩子有说有笑地走回学校。原来那女孩的叔叔接女孩吃饭,顺便邀请儿子同去。他也就乐意接受,却没有顺便和家里说一声。
一场虚惊!
儿子一天天张大,如何养、如何教也就成了很闹心的事。关于儿子的教育,我和妻子的意见倒是高度统一,那就是,顺其自然,愿意干嘛就干嘛。我们不强求他成为天才,但希望他首先成为一个身体、心理健康的正常人。
由于胎教的缘故吧,他从小对音乐很感兴趣,对旋律、节奏的把握一直象模象样。最开始让他学习一下电子琴。他对新曲目的兴趣相当浓厚,以致在老师教到新曲目时,眉飞色舞。他经常是班上第一次学会一支新曲目的,因此经常可以得到一点小奖品。但他很快厌倦了。老师把学生的考级通过率看得极重,常常不厌其烦地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反复教一支曲子,这使儿子最终感到厌烦,不想去了。我们并没有强求什么,就此放弃。
后来又参加了一个绘画班。老师是一对新婚不久的夫妇,对儿子喜爱有加,义务当起了他的业余辅导员,也省却了我们麻烦。那个班有很多同龄的孩子,儿子似乎非常喜欢和那些娃娃打打闹闹,过得很是快活,不知不觉就坚持了几个年头。画的画越来越复杂,手工工艺好象也长进了一些。陶艺课顺便捏的一个茶壶,被老师送拿到市里,拿了个二等奖。
小学后,儿子就成为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家伙。我和妻子多次有幸见证儿子在教室后排罚站的光辉形象,他站在后面挤眉弄眼,一点没有害躁的样子。问起原因,不是忘记了前天的作业,就是上数学课看语文书之类,当然,也有别的淘气孩子给了他一拳,他顺便还了一腿,主动挑起战争的情况倒是没有。数学老师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家伙,谈起儿子总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但就是这个家伙,考试又总是轻轻松松,让老师说起话来总是语气复杂,“虽然,但是”的评语用了几年,最近才稍有改观。
儿子一天天长大了,和他妈妈的海拔高差一天天缩短。我在外面的日子,老婆经常告状:你那儿子啊,简直是你的翻版。一天到晚喜欢呆在家里,看书,看电视,玩电脑。就是不喜欢运动。
我在学校当时有个评价,大脑还可以,小脑(主管运动机能)不发达。
没想到遗传给儿子了,这可有点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