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张艺谋几年连连触动中国电影爱好者对其的底线,从《黄金甲》到《三枪》,再到《山楂树》,似乎有些影迷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或许是抱着对历史的缅怀,或许是抱着对人性的赞颂,又或许是为了给广大观众一个证明自己宝刀未老的形象,无论如何,这部斥资巨大的《十三钗》还是赢得一定的赞许和口碑。
我不知道自己是因为贝尔还是因为张艺谋而期待这部作品这么长时间,首映日当天,我也和大多数市民一样急忙“赶场”,早早的排队等候那张“由来已久”的张导的珍贵电影票。且不说影片到底成功或失败,其实,自己也没有那个能力去阐释它的好坏,权当作一个影迷的观后牢骚。出了电影院,一个很触动人的现象,不断闪灵在脑海,那种大场面的平静似乎前所未有的,那一刻甚至怀疑自己因为长时间坐电影院而眼花。
牢骚有,因为我没有看到贝尔的精彩,这位“蝙蝠侠”就“客串”了一个教父,虽然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但首映还是让自己觉得太过“迷途”。但这是历史,我知道,让教父像蝙蝠一样满城飞太滑稽,让教父像在《致命魔术》里那样变魔术也不现实。
牢骚可能是因为对贝尔的太过熟悉与太多喜欢,就像喜欢史大爷,喜欢凯奇大叔一样,可能对其要求太过苛刻,太过死板。但是,走出电影院那一瞬间,所有的这些都被那从未看到过的“平静”所打破,心里的所有“不平”都静了下来。
几天来,那场面一直让自己困惑,不应该的,以往的“高谈阔论”哪里去了,至少能够让我比较一下自己对电影的品味。直到昨天,小雪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布满整个大地,早晨醒来发现人们一个个的又变成了“大熊猫”。闲来无所事事,不巧的是朋友打来电话,要去看《十三衩》,我力图去说服现在电脑可以看高清了,但最终我还是失败了,我又“痛哭流涕”地掏了80元大钞,去重温几天前的故事。
说来奇怪,也应该感谢朋友,奇怪的事情又一次上演,让自己感受到电影的魅力。走出电影院,那一幕再一次上演,除了零星的小声讨论外,几乎是一片平静。对比网上的观后效应,我似乎看到了电影最后那窗彩色玻璃背后的故事。
我不知道我所在这座城市,与当年抗战有过多大牵连,亦不熟悉这里人们的文化心理。但是,他们沉默的好像不是对日本的痛恨,因为这是我为解开疑团而亲身问来的答案。
我知道,对待日本,要么恨之入骨,要么闭嘴别说话,谁要敢说日本哪里哪里好,或者不说日本的不好,就等于给自己扣上“卖国贼”的帽子,尤其,在南京大屠杀这一刀疤上。其实,我觉得,《十三钗》是这些年来,口味最淡的一部讲述南京大屠杀的电影。
其实相信每一部战争片或和战争挂钩的影片,主题都不在宣扬战争,不在宣扬民族主义,不是为了激起人民的怒火,而是让受众从中领悟到战争残酷面或战争里的人性。现代我们讲究的是和平,其实对比一下,你会发现可供我们和日本消费的历史精神资源相差无几,这个时候我们谁也不应该再次和日本纠缠不清。
因为,我们应该知道,这个时候,我们的竞争已不再是日本。有句话叫做“有自信就有顺势而为的从容”,历史过眼云烟,教训我们应该汲取,但对待一个民族的仇恨的不解也应拿来当做教训的一部分,看一看法德之间曾经的“恩怨情仇”,再看一看如今的欧盟。
现在,日本与我们竞争,看我们“不顺眼”,是他们的事情,毕竟日本人不会傻到“拿鸡蛋去碰石头”,因为那是一种自寻毁灭,他们需要务实,我们也需要求是。能不能有一天,中国强大到日本人“甘愿”为侵华战争道歉。我想、那一天并非不可能,只是距离我们还太遥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