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小辛:好消息与坏消息
时间:2010-11-12 16:56来源:半壁江原创文学网 作者:西岭雪 点击:
次
这是一个十四人的团队,没有全陪,只有地接。地接姓辛哈,也来自刹帝利家庭,是阿杜的学弟,在尼克鲁大学中文系读三年级,业余接团学以致用并资助学费。他自豪地告诉我,他的成绩在全班排名第三,再过一年毕业,如果成绩好,印度政府就会送他去我们的北京大
这是一个十四人的团队,没有全陪,只有地接。地接姓辛哈,也来自刹帝利家庭,是阿杜的学弟,在尼克鲁大学中文系读三年级,业余接团学以致用并资助学费。他自豪地告诉我,他的成绩在全班排名第三,再过一年毕业,如果成绩好,印度政府就会送他去我们的北京大学进修语言。他的中文很不错,发音虽不准确,但很流利,只是往往把形容词的意思说反,比如“你们已经很饱了,我们现在可以吃我们的午饭了。”或是“今天天气很凉快,不要穿太多衣裳,只穿一件衬衫就够了。”还有就是“午饭”与“中餐”的概念弄不清,“午饭”是“中餐”,“中国餐”也是“中餐”,闹了许多误会,使厌倦了咖哩的团友们大失所望,还以为他要带我们吃“中国餐”了,不禁兴奋地猜测起中午的菜谱,开始冥想“红烧肉”与“水煮鱼”,然而走进餐厅发现吃的还是咖哩时,几乎要哭出来了。
但他的确是一位称职的导游,更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他虽然只有21岁,但此前已经接过十几个团,因此颇有经验,几乎在每个城市里都能找到朋友帮忙,显得地头很熟,但是身上丝毫没有油滑的商人气,仍然葆有年轻大学生那特有的正直、善良、热心、谦让。当另一个团的导游、他的一位学弟遭到警察的恶意纠缠时,他会挺身而出帮学弟解决问题;每到一个地点,需要和三轮车夫、船夫、行李搬运工、火车清洁工讨价还价时,他都会据理力争,清楚果断地说定价格,自己支付,并叮嘱团友们小费已经由他付过,大家不要再被骗二次交款;印度的火车总是晚点的,他便要大家留在巴士上休息,而不必提前下车让蚊子叮咬,他自己则打先锋到车站上办妥所有的事情,直到火车将进站时才唤醒大家换车;而当团友无论提出什么样的要求,是无理取闹或者强辞夺理,他都好脾气地答应着,并尽量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在团里,我就像一部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总有无数的问题要问,心里也多多少少知道团友们是有些烦我的,觉得我在炫耀,因此后来便尽量压抑满心疑惑,专等没人的时候才发问。而小辛总是有问必答,诲人不倦。令人惊异的是他几乎对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只除了文学——他不会背诵哪怕一首泰戈尔的诗,而我还会背好几首呢,当然是中文版的;他对《爱经》的教义也不甚了了,知道得并不比我详细。然而他对印度的宗教文化,对于古印度的历史、地理,所知的则远远超过一个中国人对于中国历史所应知的程度——如果我问一个中国导游这么多问题,那么只要离开景点相关介绍,那导游多半是要瞠目的了。小辛不会,他有满肚子的宗教故事、天神传说来解答我心中的疑问。
只可惜,印度多的是口头历史,形诸于文字的极少而且含糊,很难确切。而且,他们喜欢用神来解释所有的现象,不过这些,留待后文再讨论吧。
最开始听小辛说话很辛苦,只能听个大概,连猜带想,再结合我原有的印度知识加以整理。但是朝夕相处,小辛的中文一天比一天流利,甚至学会开中国式玩笑了。团里有个东北人,很容易饿,看到满地牛粪触动灵感,情不自禁学起郭德纲的段子来:“有一个好消息有一个坏消息:坏消息是除了牛粪啥吃的也没有了;好消息是牛粪多得是。”
这段子引起了全车人的哄堂大笑,小辛因此很感兴趣,把它当成了典型的中国式幽默。于是在瓦拉纳西往德里的火车晚点时,他特地捱节车厢地安慰我们:“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们要听哪一个?坏消息是火车晚点了,好消息是我们的景点还来得及参观。”因为德里已经是我们的最后一站,当日游览完便要乘夜机回中国,于是东北人又立刻福至心灵:“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坏消息是火车晚点了,今晚别想去德里了;好消息是回中国的飞机是正点的。”
由于无聊,我在火车上开始教小辛说中国的绕口令,就是那段古老的“扁担长,板凳宽,扁担绑在板凳上”。他一字一句地学会了,觉得很有趣。而连续七天的教学互动也让我终于完全掌握了小辛式语法,即使他辞不达意或是中文和印地名词混着讲,我也可以听得明白了。
然而当我欣然宣布我终于完全可以听懂小辛说话的时候,团友们又及时地举一反三了:“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你终于可以听懂小辛说话了;坏消息是你就要再也听不到小辛说话了。”
哦,这可真是最悲哀的玩笑!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