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那时,各级政府都在全力帮助农村群众脱贫致富。 新月县地处江淮之间,浅山、丘岗、河流、塘堰众多,山林草场密布,非常适合发展牛、羊、兔等食草动物。县委、政府经过多次反复研究,认为养牛、养羊太慢,牛仔、羊仔没法大量解决,不如大力发展养兔。肉兔繁殖快、出栏时间短、饲养简单,能大量养殖。于是全县上下动员,县政府拿出扶贫款购买种兔和幼兔,按每户二十只、群众出一半钱分到各家各户饲养,各乡兽医站负责提供技术服务。 由于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到夏至时,幼兔、种兔已分到各家各户养殖起来。看着小兔很快长成大兔,大兔又生小兔,小兔长大还能当种兔卖,全县上下没有不说县政府英明的。
可是谁也没有料到,大兔生小兔,小兔长大又生小兔,生得那样快,成几何级数增长。
入秋时,肉兔逐渐出栏。随着出栏量的增加,外销开始出现困难,不但价格越卖越贱,到十月中旬,便宜卖也没人要了。肉兔卖不出去,不但要吃,还要生小兔,草料开始紧张。县城和乡镇各集市到处是卖兔子的。农村都养兔,卖给谁呢?
养兔的农民找村长,村长说他养的也卖不掉,没办法。找到后来,有的农民急了:“兔子是你们让养的,你得帮我卖。我已经养不起了,你们再不帮我,我就把兔子都送到你家里,给你吃。”
村长掐指一算:一个村里有一两万只兔子,都送到家里,那还了得。于是就找乡长:“村里有两万多只肉兔卖不掉,他们说要送到乡政府。”乡领导拍拍脑袋:“乖乖,那全乡有二三十万只,都送到乡里,岂不乱了套。”于是就找找县领导。
不到十天,各乡的书记、乡长都急火火地找县领导,有请吃饭的、有诉苦的,总之一个事: “我们已经想了办法,肉兔出栏还是越来越多,养兔的群众越来越着急,话越说越难听。他们说如果乡里没办法,就把兔子都拉到县政府,县政府不解决,就把兔子拉到北京,都放到天安门广场上。你想想,全县有多少兔子,如果都放到天安门广场上,那个景象……啧啧,没法说。”
各乡的情况汇集到县长那里,女县长常月娥在批评下级危言耸听后,问全县到底有多少兔子,没人能给个准确数字。于是安排人抓紧统计,调查了解群众的想法。
两天后,情况上来了:全县有二百五十万只左右,群众心情焦虑,情绪比较骚动。
随后十来天,由于一些肉兔养殖大户无法支撑下去,果真把兔子拉到县政府门口,说为了感谢县领导帮助脱贫致富,把养大的兔子送给县长尝尝鲜。
常县长意识到问题严重,于是连夜召开会议,研究肉兔外销问题。会议开了半夜,决定以乡为单位成立外销小组,县直一个单位协助一个乡,立即组织人员到大中城市肉类加工厂、农贸市场推销,争取一个月解决问题。
一个多月,外销了近二百万只后,再也销不动了。除了动员群众宰杀的外,还有二十多万只需要处理,常县长再次开会研究解决的措施。由于大家已经被兔子搞得精疲力竭,最后通过了一个简单可行的办法:全县拿工资的干部职工每人分二十只,以市场最低价结算。
常县长看着兔子问题终于解决了,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这个上蹿下跳的兔子终于老实了。
没过三天,几个老太太找到县政府办公室:“我家的媳妇怀孕了,你们还分这么多兔子给我,要是生个豁嘴孙子,与你县政府没完。”“那得赔。”“嘴豁了怎么赔?不行,得找县长评说评说。”
当办公室主任把这事向常县长汇报时,她真是哭笑不得。
晚上出来散步,看到路上洒下一片清辉,想到又是月之中旬了。抬头望望明月,突然发现远远的、圆圆的月亮里有一群兔子在蹦跳,她感到一阵眩晕,突然有要呕吐的感觉。过去对月亮一切美好的想象、一切美好的颂歌,都彻底灰飞湮灭了。
小小的兔子引起这么多烦心事,是女县长常月娥没有想到的:别说把兔子拉到北京,就是拉到省城,我这个县长也别干了。今年是县长换届调整的时侯,操心的事本来就多,又加上一个惹事的兔子,她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吃好睡好了,人整整瘦了一圈,就像一只长期吃不饱的兔子,体力不足,精神萎靡,两只眼睛通红通红,放着暗暗的红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