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读文章,看到一些文字里流露的思想,仿佛如是我闻,内心便会激赏。
阅读就是一颗心灵与另一颗心灵默默地对话,好的文字总能让我们醍醐灌顶。
这一路地走来,从黑暗走向熹微,走向光明,内心总有文字的烛火温暖着我前行的路。
少时的黄昏夕阳西下,那本没读完的《龙城飞将》让我寝食不安,而今只记得名字了。年龄渐长,求学异乡,迷恋武侠就像我的在炼矿上班的邻居迷恋《彭公案》、《七侠五义》、《施公案》一样。一个喜欢阅读的人总会在一段时间迷恋一种情怀,如同初恋的男女总会迷恋一种类型的男人或女人。阅读课外书曾影响过我的学习,有时甚至会在上课时把书放在膝盖上偷偷地阅读。一些女生会偷偷地读琼瑶,偶尔被抓住便是一阵狂风暴雨。有的同学的书会被老师怒极而撕,有的同学的书会被老师单手飞出窗外。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大家仍是前赴后继。也许那时的教材太单调了吧,那时的生活太枯燥了吧,在如花的年纪里或许只有武侠和言情填补了少男少女内心的空虚与迷茫。我庆幸我没被抓住过。我的改变是源于母亲从家里给我送来我向同学借的武侠书,母亲以为是我的课本。从那后我没在课堂上读过课外书。
那几年做老师也是当班主任的,有时其他科的老师会收上学生偷偷看的课外书,我很少怒目相向,只是淡淡劝说,会说及当年的我们。他们或会笑,或会脸红,但于我有一种深深的亲近与疼惜。时光不能倒流,但我的确怀想那个穿牛仔裤白衬衫的我。
阅读让我的心朴素,我的生活也越来越简朴。虽然历经过一些酒肉穿肠甚至有酒就醉的日子,但我渐渐明白了我生命的要义。我只想认真勤勉地活在当下,温暖自己,也温暖我的朋友,如果可能也温暖陌生人。
不在“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我渐渐用云卷云舒的心看世事沧桑,听风声雨声。
我知道,我还做不到平和理性。虽然少有金刚怒目了,但我知道内心仍有烈焰。那些历经的繁难无助,那些惶恐滩头说惶恐迁徙的日子都已经成为岁月的陈迹,平静的雪晚,想起母亲早些年常常安慰我们的话“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内心蓦然涌起一种温暖的力量。
是啊,无论生活多么烦难,只要你俯下身子,有草木之怀,拿不起铲子就去洗碗。即使成不了少林的“扫地僧”,但至少能端上自己熬的一碗稀饭。
我并不是执笔为文的人,也并不奢求以文换酒钱,当然能换更好,却也不会去“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以唱的方式去呼喊。我只想随遇而安,有朋为友,无朋无怨,可以如花美眷,也可以花谢花飞飞满天。
阅读日久,不再刻意把一本书以咖啡提神的方式读完,我只想让文字如流水流过我心的平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