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七天假,头四天,许昌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气候宜人。本来想来个自驾游,去看看周边的壮丽山河,可又一想:国庆长假,高速公路历来不收费,爱捡小便宜的人比比皆是,肯定人多得很,自己就不要再给不堪重负的道路添堵了,也不要再给拥挤不堪的景区添份了。于是乎便决定在家里看看电视,读读书,散散步,也是件好不惬意的事。 由于人到中年,读书已经没有了功利性,纯粹是消遣,所以就随便翻看词典。猛然,一个词儿跃入眼帘:吲哚。这个词过去从未见过,我就好奇地看了下去。吲哚,一种晶体化合物C 8 H 7 N,特别存在于茉莉油、灵猫香和煤焦油中,在肠道和粪便中与粪臭素一起,作为含色氨酸蛋白质的分解产物。 更进一步的释义,它是吡咯与苯并联的化合物。又称苯并吡咯。有两种并合方式,分别称为吲哚和异吲哚。吲哚及其同系物和衍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吲哚最早是由靛蓝降解而得;吲哚及其同系物也存在于煤焦油内;精油(如茉莉精油等)中也含有吲哚;粪便中含有3-甲基吲哚。吲哚之所以含在茉 莉 花中发出的是香味,含在粪便中发出的是臭味,其原因就是,含在茉 莉 花中的份额较少,而含在粪便中的份额太多。 我看到这里,掩合上了词典,陷入了深思。大千世界真是奇怪啊,同样的东西,只因为含量不同,效果就截然相反,相悖向对。此地是不是告诉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个适度适量,适可而止的把握,要不然就会走向事物的反面呢!由此,我忽然联想到经典主义作家对真理和谬误的论述。 马克思认为,真理向前一步就是谬误。也就是说,真理与谬误相距很近,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列宁则指出,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使用的范围之外,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而且在这种情形下,甚至必然会变成荒谬绝伦的东西。 如果感觉还有点抽象的话,那么就用一则寓言来通俗易懂地进行阐释。 “呯、呯、呯!”一个匆匆而来的路人迫切地敲打着一扇神秘的门。未几,门开了。“你找谁?”门里的人问。“我找真理。”路人回答。“你找错了,我是谬误。”门里的人“呯”地一声把门关上了。路人只好继续寻找。他越过许多条河,翻过许多座山,可就是迟迟找不到真理。后来他想,真理跟谬误是一对冤家,那说不定谬误晓得真理在哪儿。于是他重新找到谬误,谬误却说:“我也正要找它呢。”说毕又关上了门。路人不死心,转悠一圈儿后又持续敲开了谬误的门,可谬误留给他的仍是一副冷冰冰的面孔。就在路人近乎失望地在谬误门前彷徨的时候,一直的敲门声吵醒了谬误的邻居,随着“吱呀”的一声响,路人扭头一看,天哪,这不正是真理吗?真理就住在谬误的隔壁,人们寻找到真理,经常是在一次次地敲响谬误之后。 这个寓言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真理与谬误的关系。正如列宁所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它们的本质不同。即使它们是邻居,也不能将它们混为一谈。只是它们共处于一个对立统一体中,而谬误在总结经验教训后又往往可以成为真理的先导。就像茉 莉 花中吲哚的含量一样,把握好量的关系,就会香味扑鼻。真理也是一样,关键是看人们“拿捏”的能力和水平了。我祝愿,但愿我们生活在知识信息时代的同仁们,都能“拿捏”好这个分寸,见好就收,无往而不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