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朋友,就算多年未曾谋面,也是朋友;有一种朋友,纵然素未谋面,也是至交。这大概是情分和志趣所归的缘故。人这一生,带来的东西不多,带走的东西亦不多。惟有在这个过程中,丢失和拥有的东西却最多。追求结果的人,在乎的是拥有;享受过程的人,讲究的是丢失。
我有一同学,算多年未曾谋面的朋友;我有一网友,算素未谋面的至交。因为情分,因为志趣,我们在忙碌间孤立,在闲暇间相融。
就是这样的三个人,有着三种不同的地方,有着三种不同的境遇,但却有着三种相同的惺惺相惜。是文字,让同学对朋友刮目相看,也是文字,让网友成了虚幻中的真实存在。同学,是我无法割舍的情怀和财富,可以知其名,道其姓;网友,是我耳目一新的怡情悦性,可以不知其名,不道其姓。同学是我的同学,网友是我的网友。一日,网友作一文,颇有意境,约我改之。我就欣然应允。改着、改着,突然想起同学。也许是由于二者,文路若仿的缘故吧。同学得知后,也是当仁不让,这或许就是志趣相投吧!我把略作修改的文章,给同学看了之后。他就如此这般的谈起了自己的看法。大意如下:一,起笔过于开门见山,未有水到渠成之自然。二,中间及结尾,文字过度有些生硬,未有一气呵成之势。三,在着笔处,女性举手投足之间的细腻度不够,影响了情痴,使得文章中潜在而未散发之灵气,有了雕琢的痕迹。这三点建议,可谓是针针见血。于是,我在原文作者的开头加了“题记”,又适当给予补充、完善,再把所点生硬之处给于了缓冲。
网友的文章,同学的建议,我的执笔。三个不同境遇的人,为了同一篇文章,在三个不同的地方,守在相同的夜里。执一烟,烟雾缭绕如丝如絮,仿若我笔耕不辍间的灵感,大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之势。犹如路遥当年奋笔疾书一般。从记忆的深处推论朋友此刻,应靠于窗前,极目远眺。那丝倦散,通过眼镜后的睿智,依然让我是那般的熟悉。而网友,大约在江南水乡的夜里,用茶道水煮着一份清雅淡定,水煮着一份坐享其成。
纵观三者形态,这本身就是一种乐趣,一种“我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我”的妙趣。对影成三人,也许最让人欣慰的不是文章本身的孰优孰劣,而是这三人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心灵交融。对影成三人,在这灯火斓珊的夜里,在这志趣相投的夜里,在这寂然平静的夜里。不知姓名,没有声音,只有文字在交汇。这或许才是朋友,是至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