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书记的秘书姓刘,跟着赵书记已有6年时间了,对赵书记的脾气秉性摸得可算是一清二楚。每次不管是起草文件还是为领导写讲话稿,他除了把握好大方向,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以外,在其他方面则要给赵书记留下一个妙笔生花、画龙点睛的空间。如时不时地有意写上一个错别字呀,再不就是隔上一段就来一个不大通顺的句子啥的。赵书记年轻的时候在报社干过校对,对错别字之类的东西有着特殊的敏感。假如他看一篇文章,找出了一些个错别字呀啥的,他会心情舒畅,面露笑容。他如果没有找到错别字呀啥的,就会感到很失望,心里很不舒服。刘秘书正是把握住了赵书记这一特点,才故意这么做的。因此,刘秘书就很受赵书记的器重,准备要提拔他,后来也就真的提拔了他。
刘秘书调到办公室当了副主任之后,赵书记身边又来了一个李秘书。李秘书是学中文的高才生,刚出校门不久,写起文章来不仅观点新颖,文笔辛辣,而且还把个语言文字操练得滴水不漏,让善于从文章中捕捉错误的赵书记连一个错处都找不到。赵书记的心情于是就很不好,常常无缘无故地冲李秘书生气发火,弄得李秘书莫名其妙,敢怒而不敢言。李秘书闷闷不乐,又不明所以然,便将这件事告诉了妻子。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妻子听了让他向赵书记的老秘书请教。于是李秘书便掂了两瓶五粮液找到了原来的刘秘书。刘秘书见李秘书言之切切,状极谦恭,便将赵书记的习惯爱好和自己当秘书的心得体会告诉了李秘书,使李秘书恍然大悟,茅塞顿开。李秘书后来再遇到为赵书记起草文件或者写讲话稿的时候,便也学刘秘书那样为赵书记留下充分的校对和修改的空间。赵书记再看李秘书的文稿时感觉就好了许多,情绪正常了,人也来了精神。
有一次在酒桌上,赵书记为了李秘书的进步还专门和李秘书碰了一杯酒,说李秘书的水平大有提高,已经快赶上刘秘书了。李秘书听了赵书记的话,一副哭笑不得的样子,心里感到酸涩得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