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返回首页

隐者节操(2)

时间:2010-05-19 23:24来源:半壁江原创文学网 作者:张行健 点击:
尧便解释说,不要困惑,更无须生气,隐人哲士,是我等凡人所不可理喻的。我们要接近他们,善待他们,他们才是世间高人哪!汾水之阳,姑射山上,共有四位高人,一为许由,二为啮缺,三是善卷,四为披衣,这披衣平时深
  

尧便解释说,不要困惑,更无须生气,隐人哲士,是我等凡人所不可理喻的。我们要接近他们,善待他们,他们才是世间高人哪!汾水之阳,姑射山上,共有四位高人,一为许由,二为啮缺,三是善卷,四为披衣,这披衣平时深居简出,为人平和,可谓高人之中的高人,普天之下,有口皆碑。我们不敢懈怠,饿了吃些松子,渴了饮口山泉,快快去见披衣子吧。尧说罢,吃力地攀住路旁的荆条,艰难地前行。

茂密的山林骤然稀落了许多,一眼悬在山崖的石窑出现在他们面前。

石窑前逼仄的小院被一块巨大的山石占去了很大一角,山石光滑细润,倒象一张可坐可卧的大几。

尧一行爬上小坡,进入小院,又小心翼翼进入石窑。

石窑内除过一些必需的简陋用具外,别无他物。披衣子不在。

夕阳慢慢落了下去,已升上半空的朗月缓缓地真切起来,清爽的山风拂动着尧的长发。

一位身形佝偻的老者背负一捆干柴,慢慢走进小院。

哪几位高人,竟然误入了披衣寒舍?

尧吃惊地问:你就是披衣子?

披衣放下干柴,凝神一看圣尧,双目一亮,赶忙揖起双手:圣尧天子,何故身临披衣面前?

披衣取出两只碗,从石窑之侧抽出一根竹管,便有汩汩清水流了出来。

尧打量着披衣相貌思忖:披衣老了,太老了,竟比我放勋还年迈,天子之位怎么能让于他……

披衣另取出一些松子之类山珍,连同石碗一块放在石几上。

一只黄鹿顺从地凑到竹管之下,喝起水来。

尧请披衣坐下,说道:放勋在尘世,素闻高士大名,只因仰慕高士,特来寻访。欲将天子之位让于高士,放勋也好过几天闲云野鹤般的日子,不过——尧哈哈一笑,真没想到,你竟比我——披衣说,真没想到我居然老到这般地步了。不过,山高自有山相连,披衣也是尘世人,我还是关心天下事的,可叹我已年迈,要是再年轻些,是会跟着圣尧去干一番大事的。不过,我可以向圣尧推荐一个人,在西山之上,有一个叫虞舜的年轻人,他可是个智者、贤人哪!

尧双目一亮,一个山野耕夫,贤名竟远播深山……

从披衣之后,舜就走进了尧的视野,就有了尧王禅让的经典故事,历史也拉开了文明的一幕。而使圣尧最初结识舜的,这个重要环节应归功于深山隐士的介绍和引荐。隐士们个性突兀,志向有别,那种极致的隐者风范令后人们敬钦不已。他们是中国文人最早的楷模,也是真文人的某种最高境界,风骨与节操,使他们的行为成为典故,成为穿越时空的甘霖,滋润着中国知识分子一代又一代的心肺。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推荐内容
  • 对释迦牟尼佛灵山说法的妄测

    在佛典中有一个故事。我佛释迦牟尼某次于灵山说法,五千僧人退席。我佛饰迦牟尼到底说...

  • 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的“一夜情”

    曾几何时,一夜情一词风靡盛行,对此,大部分人嗤之以鼻,也有少数人心向往之。一夜风...

  • 恨江山

    月如钩,星辰似乎更胜昨日。七月初七的夜又静又深。那是怎样的失意才能明晓的悲凉。踏...

  • 大山中的日本军装

    题记:这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 在察哈尔境内,有个叫火烧寮(今属河北)的山坳,在上...

  • 此去经年,红尘虚设

    夜风裹挟着蒿草与桂子的气味拂过我的脸庞,掠来微微的寒意。我披散在脑后乌黑的发丝在...

  • 历山耕夫

    上古时代的风,沿着悠悠远去的大河,拂荡着平水之南三百里之遥的中条山麓,风头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