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坚硬木棍的尖尖一端,插入湿润而松软的泥土,他开始使劲地掘土了。
泥土里有一缕缕白色的雾气在他的掘动中蒸腾开来,它们仿佛憋闷得太久长了,一经开掘,
便欢快而蓬勃地飞向了旷野。
尧抛开木棍,索性用细长而粗糙的双手来开掘泥土,他进入了执着而癫狂的状态。
水气在他多皱的长条脸上氤氲着,象一团儿又一团儿多情的帕儿,拂荡脸颊。
带有灵性的泥土在尧王的手指间作缠绵状,由松散的土质变作粘粘的泥质,当土坑掘至半人深的时候,尧王惊喜地看到,他站在坑下的双足,正被一片稀糊的泥浆淹没了。
泥水、浆水……
尧弓身继续挖掘着,深黄色的泥水在其粗大的十指间沥沥漏下,而泥坑之内居然激溅起悦耳的叮咚音响。
这久违了的动听的水声啊!
汩汩的水眼在突突地喷溅着,涌动着,带着地心水脉的饱满元气和无穷无尽的原动力,涌动着,涌动着,水位高涨时,水也愈加清洌起来。
人类历史上第一口人工水井的粗糙雏形在平水之阳,在尧王双手的刨挖下形成了。
那两只粗糙而硕大的手掌连同修长的十指早已被荆棘和土中的沙砾石子刺得渗出了鲜血……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挖井人用他两只淌着鲜血的手掌从水井中虔诚恭敬地掬起一捧泥水,将自己的一张布满喜悦的多皱的脸深埋进水里。
井水与汗水混合,泪水和血水交织在尧的脸上勾勒出一首动天惊地的诗章,一幅包藏乾坤中深遂奥妙的神秘画卷。
水井的出现,结束了人类依靠河水和天水的日子,她开辟了生活史上的一个崭新纪元,近水而人智的上古文化就此绵延开来……
圣尧看着渐渐清冽起来的井水,清亮的水井里居然有一方苍蓝的天。面对不成形状的井口,尧仰首眺望苍天,在他的视野里,高远的天穹呈了一片美丽壮阔的圆形,而在圆形的天际,又悬吊着一颗浑圆的太阳。
尧垂首低语:天为圆,日为圆。人们亦追求着日月的圆满,冥冥之中,这似乎是一种默契和印证,而作为寄予生存希翼和生存载体的小井,也本应成为圆形啊!
井口为圆、井身亦应为圆形,退一步说,这样也结实耐用,不易坍塌,大地挤压的力量,不会集中在某一个地方,力量会沿着水井四周,作流动循环之状,挤压之力分散了,井壁自然不会因挤压而坍塌……
有所顿悟的圣尧再次拿起那根坚实的木棍,将粗糙而凸凹的井口井壁一点一点凿圆,打磨得光滑细腻起来。
圆形水井在圣尧的精心加工中,井泥被淘,井壁被捎,圆型井台被先人们高高地筑起。
略过四千七百年的岁月风尘我们能看到先民们在井台站立,举行着如同敬仰神灵一样的跪拜仪式。对水井的跪拜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次神圣的生活变革,远古的先民们迈着他们古朴笨重的脚步走进了一页新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