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情感故事,名家散文,原创小说,经典华语文章阅读网_半壁江原创中文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学 > 散文天地 > 哲理文章 >

从猴说起

时间:2010-10-19 21:53来源:半壁江原创文学网 作者:许厚美子 点击:
从猴说起 我时常看《人与自然》,因此对一些生物便有一些浅显的理解,而在所有生物当中,我又特别喜好猴,并不是因为我们同属灵长目,有所怜惜同类,也不是因为它更通人性,而对它有所偏好,重要的是它们给我的那种,作为人的近亲的震撼,它,不就是人嘛,只

  我时常看《人与自然》,因此对一些生物便有一些浅显的理解,而在所有生物当中,我又特别喜好“猴”,并不是因为我们同属灵长目,有所“怜惜同类”,也不是因为它“更通人性”,而对它有所偏好,重要的是它们给我的那种,作为人的近亲的震撼,“它,不就是人嘛”,只是智商、语言、能力、交流……不及人而已。听一个叫达尔文的说人是猴变的,很难想象,我们会和那些尖嘴没腮浑身是毛的家伙是同一个祖先。不过细想一下,我们确实与猴子有太多的相同之处,我不是说我们同它一样,有四肢有头脸……因为,这一些都是灵长目共同的特征,我说的是其它的相同之处。
  
  人类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而猴介于这两者之间。在佛罗里达的山谷里,有一种猴,为敲开坚果,它们会从河谷里搬来,同自己体重差不多的鹅卵石,然后将坚果放在祖先曾砸开坚果而留下的凹槽里面,将坚果敲碎,虽然在它砸坚果的时候,有一些幼稚或可笑,但当你看到,一群小猴围着一个有经验的老猴,看它的长辈如何敲开坚果时的那份认真与向往后,不能不使你感叹,“人所掌握或简单或复杂的技艺,不都是这样从老一辈人手里,一点点一辈辈的传承流落下来的吗”。
  
  非洲有一种狮尾狒,越健壮的雄性,它拥有的配偶就越多。人不也是如此吗,古时候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不就因为他的权利、财富、实力都是最强大的吗。
  
  猩猩一般以家庭为单位群居生活,为了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它们要时常的寻护领地,如果条件允许,它们还会侵略,以扩充自己的地皮,如此看来,人的贪婪和霸道是与生俱来的毋庸置疑。
  
  印尼有一种狐猴,它专食一种寄生在竹子里的蛀虫,由于长久的利用中指和食指,它两手的这两根指头便演变成了钩子状,这样便于取食,想一下人,那些职业病不正是长年累月的结果吗。
  
  菲律宾有一种眼镜猴,它身材小巧,食量较少,而且它只有晚上才出来捕食,瞪着几乎占脑袋三分之二大小的眼睛,四处搜索昆虫,我想它的眼睛就是这样瞪大的,要不然它看不见食物。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地球上生存,既然白天无法生活下去,只有晚上找一点可以苟活的机会。与它同样悲惨的是一种叫倭狐猴的小猴,它是灵长目中个头最小的,成年的倭狐猴仅有一般人手巴掌那么大小,它生活在非洲一种叫面包树的树洞里,靠舔食面包树花的蜜汁和捉食来采蜜的蛾子度日。卑微的人,生活不也是如此艰难和不易吗。
  
  金丝猴食物比较单一,所以它濒临灭绝。非洲雨林有一种吼猴,为了生存,除了各种果实、昆虫,几乎一些肥美的树叶它都拿来充当食物。人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如果太挑剔他只能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
  
  小的时候,经常听到敲锣打鼓人欢狗叫的吆喝,这表明耍猴的进村了,于是忙不迭抓一把玉米粒,向父母讨几毛钱,往“猴场子”赶,那些耍猴的人见聚拢起来不少的人,便连皮鞭加呵斥的让猴表演,只一段,耍猴人就让猴反端着锣,开始为收钱,言说“我训此耍物也是为了混口饭吃”,为猴要些口粮,言说“兽通人性,你不给它点好处它不耍给你看”,果不其然,你若不给它一些好处,它要么赖着不肯离开,要么又是为你作揖又是磕头的,就是一个十足的可怜虫,其实这些都是人教的。收罢钱粮,猴便开始它们的表演,什么也有,学人模扮人样,反正逗你一乐就行。也有拿了钱粮不愿出力的“嘿,供着你,养着你,这时候你倒耍大牌了”,少不了让它的主人鞭子缰绳的一顿打,猴虽不情愿,无奈是“人家把咱捧红,让咱人前人后风光,不为人家出力行吗”,满是委屈不甘甚至是惧怕,接着演。哎,似乎这猴与某一种人有一点相似。管他呢,人本来就是会用“猴”赚钱的猴。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发布者资料
许厚美子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0-09-15 19:09 最后登录:2010-12-25 09:12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美丑小议

    何为美?何为丑?谁有定义?谁能说得一清二楚?美丑都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美,...

  • 在熟人社会读日渐陌生的脸

    某厅会议室,目光溜号瞥见卷柜里一本杂志上的文章标题:在熟人社会读日渐陌生的脸。忽...

  • 爱是一种觉知

    我曾经看过则故事 : 边远山区 , 有一个家庭三口人 , 妈妈 ,10 岁的女儿 ,5 岁的儿子 ,...

  • 挂在口头上的“换位思考”

    挂在口头上的换位思考(杂谈) 作 者:冬 雪 实 名:徐怀俊 近两年来,常挂在人们口头...

  • 无字天书

    第一章:艾迪自述 我从睡梦中醒来。我看到一丝的光亮。 我听到一些很奇怪的声音。我不...

  • 你眼里有谁?

      眼睛里有事业,每一天我们就会是新的开始。眼睛里有友情,友情是支撑我们成功的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