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眼里,上学接受教育和读书是一回事。正因为如此,老百姓把上过学的文化人称之为读书人,其实不然。读书是世间幸福的事情,读书人是世间最幸福的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正因为如此,有人说,一个不大读书的人,他即便位高权重,事业发达,天天锦衣玉食,他的人生亦是不够丰富多彩的,因为他的心灵生活是单调的,因为他不曾享受过绝对的、远远大于他实际阅历的书中那无限的精神风景。对此,我深信不疑。古人云:“最是书香能致远”。当今社会许多人之所以富而不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读书不够,缺乏强大的精神世界,生活的内容缺乏深刻的内涵。 当今社会受过教育的文化人不少,但酷爱读书的人却不是太多。人们的精神目光已被物质欲望所牵引,内心世界已经变得不再宁静。许多人贪图现世的“热闹”,在现实的喧哗中迷失了自我,从而丧失了读书的热情。“热闹”两字人皆向往,但“热闹”有不同的形式,“热闹”的对应词是“宁静”。读书这种宁静的状态,恰是心灵的最热闹,精神的最丰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呢?读书人只有保持宁静的心境,将诱惑统统拒之门外,才可以分享书籍给予的热闹。而今,对于读书人来说,诱惑形形色色,委实太多。一些人听了一些学者对传统经典的解读,就再懒得再去翻原著,再懒得去做深层次的参悟,再懒得去享受本该有的另一番热闹。难怪有人揶揄:现在能体会到读书这种别开生面的热闹乐趣的人越来越少了。这不是时间的问题,而是我们没有了读书的宁静心境。于是,那些学术名明星们便呼之欲出,在各种场合滔滔不绝地向人们口若悬河地用当代人的视角,阐释着他们心中的经典,为了吸引眼球,吊起人们的胃口,他们对传统经典有些解释,发挥得过于前卫大胆,甚至离谱,早已远离了经典的本义,对此我们好多人缺乏应有的警醒,还盲目地深信不疑。 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其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认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更为重要的是,读书人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中,悟道理、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孔子的《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司马迁的《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文天祥的《正气歌》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马克思学得入世的激情,从 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因此读书也是在交朋友,并且是在与一些比自己优秀的圣贤交朋友,通过读书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分享他们的生命智慧,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意义非同寻常。 一个人一旦与书结缘,极大可能是注定了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说“极大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负面效果的。但我们所指读书,总是以其优良品质得以流传的那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到读书幸福,是从自己喜爱文学的亲身感受和经历中有感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能够与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阅读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自然,我们不应强迫人们将读书作为唯一的选择,尤其在今天这样一种多元并存的文化生态下。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曾经坦陈自己年轻时那个物质极度匮乏年代的经历:“千万人争相抢读一本书、几万字的手抄本小说流传成为那个时代的代表性场景……怀念那个年代,并不是因为那个时代给了作家很高的地位,而是整个社会对于阅读的诚恳和郑重……文学不再受宠,其实是虚热散去之后处于它应有的位置上。也许文学现在才是在它应该在的位置上,它与其他行业应该是平等的。”铁凝的话,很中肯,其实文学如此,其他领域的创作亦是一样。但须说明的是,不强迫人们将读书作为唯一的选择,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因此而不读书,放弃读书,更不意味着人们对于读书可以像对待其他娱乐活动一样随心所欲、草率应付。读书是一件高雅而严肃的事情,不为则已,为则需认真对待。 时代不同了,传媒发达了,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改变了,途径多了,尤其是互联网分流了许多年轻读者,使人们的信息渠道更加通畅了,这就是目前的现实。但是书籍仍是人类文明智慧最主要的载体,而读书是获取真知灼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想象力、创造力以及修身养性的主要途径。只有读书,才会使自己成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人。一个民族的强大,也是与读书密不可分的。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富有智慧的民族,而这个民族,就是最喜欢读书的民族,因为这个民族悲惨的历史让他们深知:唯有读书,才会使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自身变得更为强大。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读书人,永远不会沦落为精神世界的卑微者。正是凭着这个阶梯,犹太民族,一个曾经失掉自己国家和领土的民族,分散漂泊在世界各地,但他们却用自己的民族智慧证明了这个民族的价值。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一个个优秀的名字成为文明的坐标,在我们人类精神文化的灿烂星空熠熠生辉,照亮着人类文明的行程。 对每个人而言,读什么书,什么时候读书,怎样读书,都有自我选择的权利,但既然读书,就须将诱惑拒之门外,尤其有能力的人,还要尽量避免快餐化和娱乐化的阅读,避免跟风式的阅读。当下快餐式阅读泛滥,名著阅读常常低级趣味的网络阅读、碎片化阅读、娱乐型阅读等各种方式的浅阅读“边缘化”。对经典的阅读,要怀着虔诚的心态,须是原原本本、逐字逐句读,单刀直入,取法乎上,唯此才能直截根源,探骊得珠。读书不要带着功利主义的心态,从修身养性的目的出发,来养浩然之气,做坦荡之人。最近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正在热播,看了电视剧之后,又一次吊起了我对原著的胃口。并且在一星期内将这部百万字的煌煌巨著又读了一遍,读过之后,对经典著作的魅力又有了深刻的体验。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就在于它有穿越时空的精神价值,书中那些伟大的故事蕴含着最高尚的思想,极富精神营养。它能提供心灵成长的正能量。路遥作为当代中国著名的文学家他是以透支生命为代价,给我们留下这部不朽的文学史诗的。读这些文字,就感觉是在给自己的灵魂洗澡。人生的各种苦难,在作家的笔下成了强大生命气场的动力。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带给我们的是感动,而不是颓废。只可惜这样的经典在这个物质极度欢愉的时代却难以产生。人们在享受着丰裕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心灵世界却在普遍地荒芜,这应当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国家也在倡导全民阅读,可有书不读的现实令人心痛。不读书的理由很多,也很正当,但对于一个民族的整体进步和发展来说,不读书是很危险的。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五千年一脉相传,靠的就是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自觉读书所带来的文化传承和精神感染。读书学习,追求进步,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自然就会被书中的一些人和事所感动,并不由自主地从内心世界生发一种景仰之情。诚如司马迁所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读书的快乐实在是一件非常自我的事情,无法与他人分享,非亲历而为不可。今天读书的环境很优越,有知识,能识字的文化人很多,但好多人却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自觉放弃了阅读的好习惯,这种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警觉。回首当年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繁重的劳动之余,我们还能挤出时间,挑灯苦读,其中的动力就来自阅读本身。因为在阅读中,我们认识了一个个有梦想,有追求的人,他们的精神也点燃了我们的梦想。一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激励了几代有梦想有追求的年轻人,投身报效祖国的宏伟事业中。今天衣食无忧的我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惬意时,回忆当年的求学和读书经历,感受到的并不只是苦涩,更多的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力量所产生的幸福感动。在今天如此优越的物质环境下,我们更应该有自觉读书的好习惯。从小处说,为自己,大处说,为国家和民族。人人投身阅读,养成自觉阅读的好习惯,积极营造全民争相阅读的良好社会风气。这种风气一旦形成,实乃国家和民族进步的一大盛事。我们期待着这一盛况早日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