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的乡下,夏日的夜晚,那一处处小土屋里都有点闷热,村子里的男女老少们便搬着椅子凳子,或躺或坐在祖堂前面的沙坪里。
沙坪的下面是一个较大的水塘,水面上漂浮着一爿爿水葫芦,池塘一处的角落里还长着几爿荷叶。在那初升的月色下,一些大人、小孩子们在池塘里泡澡,不时传来一阵阵戏水的欢腾声。
那个时候,山村里还没有用上电,铺洒在沙坪周围的,有头顶的月光和星光,还有煤油灯从窗户里悄悄探出的几条昏黄的光线。
沙坪上,风凉丝丝的,地上点着几卷扎紧成一团的稻草,那稻草团上漫飘的清烟委婉地薰走了讨厌的蚊子。老老少少们都在扑扇着蒲扇,小娃娃们围在那里,听大人讲故事,或者是猜谜语。讲到精彩处,常引来小娃娃们咯咯咯的欢笑声。
有时会听到大人们在那里出谜题:“对门岭,有座磨,皇帝老子见了都不敢坐。”于是,那些小娃娃们便哄然而笑。这个谜题猜了很多次了,大家都知道答案,谜底是“一堆牛屎”,当然是皇帝老子见了都不敢坐呀。小小的我,想起自己经常在草地上,用小脚去踩踏湿牛屎,觉得自己比皇帝还要威风。
常记得七八岁时的我,躺在一张竹制的靠背椅上,搭拉着两只满是泥灰的小脚,目不转睛地听爷爷讲那神奇的故事。这个时候,爷爷坐在我旁边,手里拎一把蒲扇,边讲故事,边为我扇来阵阵凉风。池塘里的荷叶下面,偶尔传出几声青蛙“呱、呱、呱”的叫声,还有泥蛙那“棍刮、棍刮、棍刮”的雄壮的求偶声。不过,由于岸上有人声,蛙类有点怕人,只是几只胆大的在叫,而且叫得比较谨慎,大多数蛙类还是选择沉默。
渐渐地,水有些寒意了,夜也凉了。在池塘里泡澡的早就泡好了,乘凉的大人们和小孩子们也陆陆续续地回去了,偌大的沙坪里,就只剩下了疏疏落落的几个人。爷爷还在不紧不慢地扇着那把大蒲扇,我依旧像动物摇尾巴一样,摇晃着小腿脚听他讲故事。
时间慢慢地过去,月亮躲进了厚厚的云层里,星星有些疏懒地一张一合着眼睛,沙坪里有些暗下来。爷爷停止了讲故事,他在一张靠背椅上躺了下来。周围的夜,非常的静,偶尔会有一两条狗看到什么可疑的东西了,追出去,狂吠几声。
远方的野地里,传来了几声青蛙的叫声,沙坪旁边的池塘里也会发出几声回应,还会听到青蛙从荷叶上猛地扎到水里,发出 “扑通” 的一声。慢慢地,那些吹着晚风的蛙类便开始喧闹起来。
先是听到远处的水葫芦上,传来几声青蛙紧一声慢一声的叫声,然后就听到池塘的各个角落里都有了回应。开始时有些七零八落,不一会儿,便四处响应了,叫得此起彼落。再过了一会儿,野地里的蛙叫声与池塘里的蛙叫声连成一片,大的,小的,雄壮的,老弱的,都叫唤起来,如同奏响一曲天籁之音。
漫听下去,似乎觉得它们是在乱糟糟地叫。仔细听去,原来却也是有序的。就像搞接力赛一样,这边的蛙声刚停,那边的又响起来,再一路传递过去。下一轮回,则是先听到远方的蛙叫声,再由远而近,逐渐传递到了身旁的池塘里。听它们那依次传来的叫声,真的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每次听到小青蛙那幼稚的叫声时,我都会笑得咯、咯、咯的。我觉得它比我还小,叫的声音比我还可爱。在我们家乡,青蛙又叫“麻拐”,我们小孩子也被大人称作“麻拐崽子”。兴致来了,我也会顽皮地学几声青蛙的叫声,这以假乱真的“蛙叫声”,常常引得池塘里的青蛙乱了节奏。
周围是青蛙的叫声,耳旁还有爷爷那沉重的鼾声,慢慢地,我也在一片蛙叫声中睡了过去。睡梦中,偶尔还会听到几声沉闷的“扑通”声,好像是一个人跳进了池塘里,在静谧的夜里,听起来非常恐怖。听大人说,那是落水鬼跳进池塘里面时发出的声音。
“平儿,平儿,回来困算嗒,口头凉人嗒。”母亲在叫唤着我的乳名,那关切的声音冲破夜空,从土屋里传了出来,惊醒了我的美梦。睁开眼睛一看,月亮已从云堆里钻出来,亮晃晃地挂在中天上,地上有些亮晶晶的,原来,是草地上结露珠了。我睡着的竹椅上,有了一点水润,我的胳膊和腿上也有些湿,有些凉人。只是那蛙声还在不紧不慢地叫着,这个夜深的时刻,正是它们晚会的最高潮,这个世界依旧热闹。
这个时候,爷爷会一手抱着我,一手收叠好那两张椅子,然后一手夹着竹椅,一手夹着我抱进家里,把我那混合着泥灰的小身子,放在有些暖和的被窝里。
通过黑沉沉的窗户,看看外面那银线铺地的世界,耳边还是蛙声一片。
现在回想起小时候躺在竹椅上听蛙声的情景,觉得那个时候的自己真的是无忧无虑,童年才是人生最快乐的时光。对比之下,原来,最幸福的时刻,不是你在这个世上拥有宝马美宅,而是以一种轻松闲散的心情,躺在池塘边的竹椅上,静静地听取蛙声一片。当然,如果还有人给你讲故事,那更是最好不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