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瑶村里,有一家剃头店,乡下幼儿胆怯,惧怕进去,慈祥的祖母陪笑脸将剃头刀借回家,盛一盆温水,慢悠悠地给孙子刮头发,怡然自得。端午节前,粽子煮熟出锅,先剪两只送给剃头佬,仅半天时间,他的饭桌上就堆成粽山,香气四喷。 玉瑶村外,有一处古渡口,乡亲们坐船免费。俟全村粽香笼罩,艄公肩挑箩筐挨门逐户去收粽,村民端茶、敬烟,献上粽子。 粽子到手,火速担到对岸水吉街变现。学校教师、医院医生、木材转运站艄排工、瓷厂工人……按月领薪水者和家属,外来人口数以万计,他们难御粽诱,花钱买来吃。百家粽,千般味。 剃头、打渡也就麻烦两个人,而更多的村庄根本就无须行船,所以百家粽主要靠“海吃”(乞丐)去收集。民间口语以“海吃粽”形容事物品种的杂乱,毫无蔑义。 豆沙粽,豇豆煮至烂熟拌糖搅压,制成豆沙,包入粽内;“花粽”,懒惰家庭图省事,省略做豆沙工序,直接把豇豆与米相混,聊胜于无,怪怪的;花生粽,类同花粽,用花生仁代替豇豆。 白粽,刚分家的新媳妇缺乏经验,豆沙煮太多,赶紧增加糯米,呃,米又泡多了,那就包纯米粽吧,沾白砂糖马马虎虎吃;“啊娘骹”(女人脚),尖细的小巧玲珑白粽,容易熟,给馋嘴儿童先尝,吃腻后当玩具;喜粽子,乃“粽中之粽”,各家包粽子时,每年都要在某个粽子腹内包藏一只微型小粽,外观无特征,寓意抽到的人好运连年。 糟蛋粽,提前把青皮鸭蛋埋在红糟瓮里封闭腌熟,挖出咸蛋黄包粽子,捆绑双倍棕叶丝做记号,吃前口舌生津,吃后盼望来年;肉粽,卤制“两层子肉”(肥瘦相连的好肉)切块包粽,粽里的肥肉烂熟透香,遇舌即化,瘦肉倒在其次。 糕粽,原料与年糕相同,磨米浆,掺蔗糖,搅匀、滤干,包成粽子,蒸熟后糖香扑鼻,软绵绵的,弹性里带韧性,建阳区城里工作人员惊呼:“哇!居然有这样的粽子。” 绍兴粽,体积硕大的香菇肉粽,是秀外慧中的浙江逃婚少妇们包的;越南粽,用荷叶包裹,细线缠绕,粗长似藕,取自华侨农场,非极亲挚友莫得近觑……粽子别称角黎,住在我家对门心灵手巧的“角黎叔”,他的专长体现在外号上。 买粽子吃的人,棕箬丢弃,随风乱飘,讲迷信的老爷爷忧心忡忡,他说:“这要是半夜三更被恶鬼捡走,画上鬼符,拿去害人,欺骗性更强。” 水吉街本地人的传统,家里常备一个专用的干净竹篓,吃过粽子,粽箬子装进去盖好,端午节这天拎往溪畔,在回水湾的深潭边浸入水中。鱼群立即围拢,争相啄食粘附的食物,甚至引来“冇鳞鱼”(鳖)。老奶奶虔诚焚香,边敬拜,边祈愿:“屈原是好人,伓敢去咬他哦。你会腹饥就来吃粽,我厝里还有。”伓,不。 “屈原既放,行吟泽畔……曰:众人皆醉我独醒……”读史至此,掩卷叹息,痛惜他判断失误。群众眼睛雪亮,事隔二千多年,间隔二千多华里,在我家乡,奉水为吉的码头古镇福建省建阳区水吉镇,数万平民百姓尚且努力维护他的尊严,何况当时的楚国?民心似秤,他的分量沉重。 水吉人的节日多如牛毛,唯独端午节简称“节”,其它节必须指明具体名称。当地方言没有“端午节”这个词,“过节”就是过端午节。杀鸡、宰鸭、焙兔、包春卷,逢节必定大吃,若论隆重程度,“过节”与“过年”并列居首,而祭祀自己家历代祖先的“七月半”才排第二,屈原的地位高于私家祖宗。 河水奔流,注进建溪,汇入闽江,端午节那天,沿江城镇乡村,无数健儿暂停营生,燃放鞭炮驱逐江蛟,鸣金击鼓奋力划龙舟,纪念捞救屈原义举。他的人格魅力为什么会从故乡影响到远方?因为他无限忠于祖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