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情感故事,名家散文,原创小说,经典华语文章阅读网_半壁江原创中文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学 > 散文天地 > 岁月如歌 >

60年,60元——09年第10期《读者》(原创版)独自歌唱

时间:2009-09-28 23:41来源:《读者》(原创版)09年第10期 作者:张笑阳 点击:
有趣无趣的、有价无价的,喜悦的、悲伤的,个人的、国家的,历史的点点滴滴就是这样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与阅读,汇成一条长河,奔流不息。回忆过去,接受并热爱这个世界,通过思想和行动去触及和达到自己的理想,应该成为我们的目标。

“旅客同志们,请不要去包头,包头吃饭也是要粮票的,包头吃饭也是要粮票的……”北京永定门火车站的高音喇叭里反复播放着这样一句话,一批批的“盲流”却仍然涌进涌出。这是本期关注栏目“记忆·60年”中所忆起的1961年那个饥饿的冬天的一幅画面,似是黑白的、阴郁的。今天的中国,各地火车站依旧是一个熙熙攘攘的热闹地方。不同的是,更多的人是在这里开始一段旅程,而无关可以救命的几顿饱饭,也几乎没有了高音喇叭,没有了粮票,只是会突然闪出个人来,像特务接头一样问你——“要发票吗?”

十多年前,我曾编辑过一本书——《人民记忆50年》,其中一位作者宋强也是曾引起热议的《中国可以说不》《中国不高兴》的作者之一。这本书以浪漫主义的方式帮助人们温习和体验了1946年至1996年间的历史画面,加入了当时浩浩荡荡的世纪末的怀旧大潮。就在转眼间,人民已经开始记忆60年了!各家媒体纷纷开辟专版专栏,追访历史,对比今昔,纪念与庆祝共和国的60岁生日。60岁,对一个人来说,已步入老年;对始终处在变革中的中国而言,也已是沧海桑田。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否持续焕发活力和追求进步,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和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某网站推出了一个影像纪念专题——“我爱北京天安门”。很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在天安门广场照相留影的人,在数十年后的2009年,在同样的地点和位置,以同样的姿态,再定格一幅画面。浏览当年的照片,好像总是在冬天,臃肿的衣裤,衣襟前挺,看不出身材差异。无论女人还是女孩,都是两条辫子或者齐耳短发;男人则一律平头或分头。裤子永远是短的,露着脚踝和黑布鞋。如果是几个人,一定像大雁一样排成一列或者两列,前排单膝点地,后排笔直站定。如果是“文化大革命”期间,还须手捧《毛主席语录》于胸前,以坚定的目光注视远方。姿态是划一的,就连神态也是惊人的一致——单纯。想必很多朋友家里都不乏这样的影像记录。而今天的照片中,毫无疑问,每一位主人公都老了,差不多也都胖了,笑容多了,色彩艳了,背景里出现了更多的人、车(汽车,而不是当年的自行车)。变了的还有天安门上的毛主席画像,据说已经是第六版了。变化最大的,是人的神态和精神面貌,丰富了,也复杂了。其中有两组照片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一组大概是母子合影。第一张摄于1969年,小伙子身着军服站立,身旁方凳上坐着一位胸佩毛主席像章的小脚老太,静静地看着前方,照片的边上有两行醒目的大字——“敬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第二张摄于2009年,同样的位置,已不再是小伙子的儿子穿着西服,头发花白,旁边的方凳变成了折叠椅,但椅上空空,想来母亲已经离他远去。时光易逝,“万寿无疆”也永远成为了历史。第二组是单人照。第一张摄于1968年,一个小伙子以前面所提到的经典姿势手捧“语录”,留下了人生中的珍贵记忆;第二张摄于2009年,身材发福的他原处站立,手放胸前,但捧的不是“语录”,而是手机……

有趣无趣的、有价无价的,喜悦的、悲伤的,个人的、国家的,历史的点点滴滴就是这样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与阅读,汇成一条长河,奔流不息。回忆过去,接受并热爱这个世界,通过思想和行动去触及和达到自己的理想,应该成为我们的目标。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呢?好的,插播一段广告——著名音乐人、周杰伦的好搭档方文山在致本刊创刊5周年及读者的寄语中说:“阅读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事情,用眼睛去浏览行动上无法履及的世界,对我而言,再也没有比这更吸引人的了。”是的,阅读!60年过去了,物质丰富得甚至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需求,但仍然有无穷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期待你的开掘。而今天,60元钱,可以做点什么?你应该知道“性格决定命运,思维决定行动”,计算一下投资回报率,抛弃一顿花60元还不够一家人吃的垃圾快餐,在这个报刊订阅季,继续或开始订阅我们的全年杂志,选择《读者·原创版》,丰富你的世界!

欢迎阅读!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几起收音机风波

    念中学时家里有一个收音机,是哥哥从上海买回去的。那时还是真空管,好大的一个,叫几...

  • 写生的喜悦幽默与悲哀

    人老以后现在的事回头便忘,可是从前的事记得牢牢的。妻子要我上街顺便带信去发,回来...

  • 镰刀

    人也是庄稼吗?若是,我何时能走入收获的季节,被那镰刀收割,收割曾经的付出,哪怕是...

  • 沉默的牛

    当我提着笨重的篮子给牛添完草,抬起头来的时候。我发现牛退在墙脚,两个眼睛睁的圆圆...

  • 故乡的小河

    故乡的小河 我从小在故乡长大,喜欢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更喜欢村边那条静静流...

  • 我还是我

    妻子告诉我,她在街上看到我的同学佝偻着背、步履蹒跚、低着头、脖子缩在衣领里、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