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青春梗上,那些盛开的娉婷

时间:2014-03-10 07:14来源:好心情原创文学 作者:风中落花 点击:
写下这个题目,源于林徽因的一句诗“记忆的梗上,谁不有两三朵娉婷”是的,在那些青葱任性的年代里,谁青春的枝桠上没盛开过一两朵娉婷? 第一朵娉婷昙花 这一朵娉婷盛开在青春年少的初中,只能算是青春萌动的产物,无关风月,无关爱情,只是青春期一种莫名

写下这个题目,源于林徽因的一句诗“记忆的梗上,谁不有两三朵娉婷”是的,在那些青葱任性的年代里,谁青春的枝桠上没盛开过一两朵娉婷?

第一朵娉婷昙花

这一朵娉婷盛开在青春年少的初中,只能算是青春萌动的产物,无关风月,无关爱情,只是青春期一种莫名的情愫,到了年纪就该有的一种本能,说不出感觉的一种淡淡的男女之间的暧昧。

那个男孩是转学过来的,高大,帅气,阳光,带着一股玩世不恭的邪性。只是这种邪性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我想初中这个比较青春的时段,更多的女孩喜欢的是一眼惊艳的帅哥。因此很多女生对这个男孩都有了不一样的关注。

而我也不能免俗,开始只是课上课下偷偷地关注他的一举一动。熟知以后就开始肆无忌惮的玩闹,拿着新摘下的花球丢来丢去。有点暧昧的写纸条传来传去。一起讨论习题,争吵到面红耳赤,甚至不顾形象的大打出手。

在那个比较羞涩的年代,我们的玩闹就如滴进热油锅里的水珠,在同学们之间惊起了涟漪,那些谁和谁谈恋爱的谣言在同学们的唇齿和耳朵间秘密的流转。

而我充耳不闻淡淡一笑,我知道谣言止于智者,虽然我不是一个智者,我只是一个喜欢新鲜事物的青春女孩,对于那个男孩的喜欢也像是发现了一个新鲜事物,有最初的好奇喜欢慢慢的演变为习以为常。

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长大,学习的繁复,升高中的压力终归淡去了那种感觉,素色锦年里,青春的懵懂最终如昙花一现,慢慢凋零。

第二朵娉婷荷花

这是高中时期难以言说的一段暗恋,他没有昙花的短暂,只是如荷花般惊艳了一个季节的回眸。

这也是一个阳光的男孩,喜欢篮球,学习优秀。是文理分班时转班过来的,只一眼,就莫名的心跳。只是这时候的喜欢多了一些内涵,不再单纯的只看外表,而是更多的关注起一些实质的东西。

喜欢他课堂上敏捷的思维,喜欢他篮球场上的矫健。就这样默默的关注,不言不语,听到他的声音,看到他的身影,就会莫名的安心。有时不经意的与他对视就会激动的手足无措。与他走个对面也会羞缅的脸红。甚至幻想与他牵手像对恋人一样在大街上行走。捧着琼瑶的小说幻想着自己和那个男孩就是男女主角,有着一段惊世骇俗的恋情。甚至傻傻的去寻找五瓣的丁香,就为了许一个天长地久的愿望。

我不知道该如何比拟那时的心情,也许曾经有过暗恋的女孩都会懂得那份悸动。曾一度以为是自己爱上了那个男孩,而其实那只是爱上了爱情,爱上了关于爱情的那种美好的感觉。

第三朵娉婷菊花

这是一朵盛开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年龄里的爱恋,他经历了春天的生长,夏天的酝酿,秋季的怒放,最终还是没有抵御住冬天的严寒,于风雪中凋零。

他的大学同学就是我的初中同学,就因为这样一个媒介,就因了这样一个绕口令般的关系开始了我们的交往。

我想这段感情注定是复杂的,皆因我们是盛开在两岸的彼岸花,他在北方的豪放城市,我在南方的婉约小镇。就那样用手机短信维系着我们的感情。

一起用手机看灿烂的樱花

一起用手机看悲情的电影

一起用手机倾听海的呼啸

一起用手机畅谈人生的理想

只是异地恋毕竟是不可靠的,我只是一个简单的女孩,性格内向,心娇怯懦,不善交际,需要一个为我遮风挡雨的依靠,我不喜欢那种生病了只能是电话问候,伤心了还是电话问候的异地恋。我需要一个在伤心痛苦时真真实实的温暖的拥抱。

只是这个简单的需要他给不了我,他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的需要是无法实现的。其实在现实面前每个人都是凡夫俗子,为了爱情放弃工作的人少之又少。我不想,他亦不想。于是在这场爱恋里,最终是湿了眼,疼了心。

时光旖旎,岁月流逝,经年后的自己回忆起这些曾经在青春里盛开过的娉婷,就多了一份唏嘘和感慨,这些青春懵懂的产物始终抵不过岁月的侵蚀,如今一点点回忆起来,却没有了一丝丝的心动。人生最深刻的记忆大概都是如初见的美好吧。

其实,红尘俗世我们不需要轰轰烈烈的情缘,也不需要惊天动地的爱恋,更不需要付出生命的冲动,只需要彼此不离不弃的一份承诺,予于彼此一生一世的心安。

再多的娉婷,再美丽的娉婷,他还是娉婷,只是开在记忆里和青春里的东西,或许惊艳一时,或许惊艳一季,最终还是会凋零,而真正陪你一生的永远是那些不招摇,不惊艳的静静的在缘分修到时出现在你身边的真命天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发现小说:中国文学理论的终结者

作者:阎连科

《发现小说》见证了阎连科自己的文学观,但同时又超出他个人文学观的阐释,重新界定了现实主义的内涵、边界和层次,也…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关于爱情,只能无题……

    那失之交臂的初恋啊...

  • 我在等你

    我在等你。等焦急的那份心情袭满全身,然后看着你走出霞光的那份欣喜。 没有激情如何...

  • 《琅琊榜》:除却沧海巫山 世间再无水云

    琅琊榜已结,家国大义,赤胆忠心,自不必提。这其间的儿女情长,却深为震撼,特此为文...

  • 轻蔑转身

    1983年,小云和小罗相识,彼此都是文艺青年,交流很入心,更难得的是小罗写得一首好诗...

  • 你是我眼中的爱恋

    亲,当我想你的时候,我愿意就这样让思念在心里慢慢沉寂,用缤纷的色彩撩拨我的思绪,...

  • 爱的幻觉

    在我空虚的生命里,只有这爱的幻觉才能充实我,让我在幻觉里为爱生长,我在幻觉里那么...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