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尝屡见青山被毁,绿水遭污。每观此,无不痛心疾首。奈何鱼乃一介升斗小民,登高而呼无人应,振臂而行无人随。幸甚,尚有仁人志士挂怀。鱼亦愿尽绵薄之力,与诸君共事,以期警醒世人造福于后代。 嗟夫,环保一事,何其难也。 偶有切肤痛怛,时过亦不复记。人之忘性,可见一斑。 近天气异变,人心惶惶。灾害丛生,病患迭起。此处唱罢,彼处登场。损失之重,前之未有。而罪魁祸首尚不自觉。此非人之自食其果乎?开源节流,只取其首,污染治理,不见后者。政策对策,彰显无遗。所谓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人与自然本源一体,状如皮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毁之无度,无异自戕。如若再不收缰,且待他日,后人将无可耕之田,无可种植地,无可观之景。恶向之,必受其噬,善待之,方能长久。 鱼心激愤,不知所言。欠虑之处,还望海涵。
太平盛世年,偏远有一坞。新葺茅草房,祖孙二人住。 门前有高山,云雾长缭绕。巍巍不见顶,势如剑出鞘。 阿爷谓孙曰,噫吁戏此山。仙人居于此,故老长相传。 夜深月升时,仙音绕耳畔。吾儿若有志,当立高山颠。 转眼十余载,阿爷已故去,幼孙初长成,每日眺望山。 遂将心意决,身立幽山道。啾啾鸟欢鸣,簌簌木轻摇。 一日又一夜,终临高山顶。朝阳初升起,幻象万般生。 天如新拭镜,不惹一粒埃。身轻如柳絮,几欲乘风去。 脚下云氤氲,身畔彩霞生。佳木藤萝绕,花香沁心脾。 抬头鸾鸟飞,光彩夺人目。瑞兽相追逐,嬉戏自得乐。 山中无岁月,寒来暑往间。昔日七尺汉,今逾花甲年。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净土。重生凌云志,桑榆犹未晚。 登高放眼望,满目凄凉像。飞鸟尚不至,遑论飘逸仙。 不见如阴树,唯有狰狞石。不见仙人居,唯有濯濯山。 区区数十载,竟成此不堪。实非人所料,实非人所愿。 青木何处去,化作红兽炭,化作江心舫,处处楼阁椽。 禽兽何处去,化作盘中餐,化作贵人裘,屈身豪门圈。 可怜此仙山,今后不复见。长存数千年,毁于一夕间。 万物皆有律,不外乎自然。欺之若无度,必难逃其遣。 悲劝后来人,万望以此鉴。留得方寸山,遗与子孙观。
|